8月7日,由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闭幕。交流周由“中国-东盟教育行政官员研讨会”、“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青少年夏令营”、“中国-东盟环境教育研修班”等活动组成,27位大学校长和行政官员作了主题发言,15所东盟大学和26所中国大学签署了80份合作协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本次校长论坛的会议纪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此次交流周重头戏的校长论坛回顾了首届“交流周”签署《贵阳声明》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程,高度评价教育部郝平副部长提出的促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的六点倡议,及“交流周”在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围绕“深化中国-东盟务实性教育合作”主题,就人才培养、学生流动、学分互认,加强学术交流,扩大语言教学合作,促进中国-东盟青少年体育交流,中国-东盟大学校际合作的构想与建议等进行广泛探讨和交流。签署的80份合作协议中,超过一半是与我省高校签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民主讨论,交流合作,坦诚友好的氛围中,东盟各国高校与国内高校充分利用“交流周”这一重要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会代表均表示,今后将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学生流动,加快学历、学位互认的进程,相互间开设语言、文化、历史课程,以增进本地区青少年对各国情况的了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深化大学之间和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开展在本地区最为急需领域的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以提高本地区大学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以中国-东盟教育信息网为平台,为扩大相互间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交流,特别是为中国和东盟寻找学习机会的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校长论坛建议中国和东盟各国大学采取以下行动:一是进一步拓展“交流周”合作平台,完善交流与合作机制。二是建议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举办“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共同研究和推动中国与东盟教育的战略性合作。三是积极推进校际间的学分互认,不断扩大学生流动的规模。与会学校鼓励教师到对方国家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培训,同时,吸纳更多学历背景高、专业修养好的高校教师相互讲学。四是增加奖学金项目和数量。通过共同努力,争取实现“2020年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即在2020年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五是在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的框架内,积极开展区域性的学生体育交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后,与会代表建议2010年继续在贵阳举办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