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海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三亚经适房征地遭抢建 村民嚣张政府委屈求全
2009-04-30
  三亚经适房征地遭村民抢种抢建   政府委屈求全村民得寸进尺   为了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2008年10月,三亚市土地储备中心对田独镇荔枝沟居委会一处土地开展清点丈量、作价补偿工作。听说政府征地,当地村民大量抢建房屋,抢种槟榔树。征地部门为了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进度,决定对一米以下的槟榔树每棵赔偿5元。但村民认为这个价格太低,拒绝政府征用土地。面对相持不下的情况,征地部门最终让步,将每棵槟榔树赔偿提高到20元。   然而,征地部门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一做法给近日的第二期征地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因为村民们在征地中尝到了甜头,抢种行为愈演愈烈。有的承包户抢种数目竟然达到9800株,超过正常种植的220倍。村民认为,既然第一批抢种的树被高价赔偿,第二批抢种也理应按高价赔偿。但三亚市土地储备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却表示,初步统计抢种的数目大概达到10万株,也就是要赔偿200万元。“看看这么大的数字,谁还敢给村民这样发钱,这是违法的事情。”   现在,田独镇为了加快征地工作进度,全镇干部下到村里,挨家挨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但截至记者发稿之日,工作仍进展缓慢。   因抢种获得了甜头,村民们更加疯狂地抢建抢种。有关部门最终组织执法人员对该土地上的建筑和农作物进行强行拆除和铲除。   村民的指责:政府征地赔偿前后不一致难以服众   据三亚市田独镇荔枝沟居委会六组吉队长介绍,2007年底,三亚市政府决定征用荔枝沟居委会东海田洋地作为三亚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该地总共98亩,分别被荔枝沟居委会东海田洋的一组、六组、七组三个组村民承包。承包期为1997年至2027年。村民在此大多种植芒果、槟榔以及蔬菜。还有一些村民在此建房,部分住户还在此养殖鸡、鸭等。   征地过程中,三亚征地部门以每亩地7.98万元作为土地赔偿。对于槟榔树,比较大的以每棵120元至140元进行赔偿,一米以下的则赔偿5元。村民认为这个价格太低。他们说,每家每户子女都较多,家庭负担过重,这个赔偿不能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吉队长说,虽然三亚市房产局和三亚市土地储备中心多次来协调此事,但村民依然拒绝征用土地。在相持不下的情况下,三亚市房产局决定由三亚市土地储备中心做单,在第一期60亩地的农作物赔偿中,每棵1米以下的槟榔树除了赔偿5元外,房产局另付15元算是购买树苗的钱。这样,每棵槟榔树赔偿达到20元。为此,政府多赔偿达到8万左右。   今年1月29日,三亚市开始征用第二批的38亩土地。三亚市土地储备中心来村里宣传公告,并与村民按照每棵槟榔树20元的赔偿标准签署了三联单。不过,工作人员随后发现,村民的抢种远远超出了预计。于是,他们把这些三联单全部带走。   对此,荔枝沟居委会六组吉队长说:“现在很多村民不理解,政府第一批征地时每棵槟榔树按照20元的标准赔偿了,今年又与村民达成了相同赔偿标准的意见。然而,最近政府却不认这个账,只说每棵树赔偿5元,并于3月30日上午组织执法人员对该土地上的建筑和农作物进行强行拆除和铲除。”   不过对于抢种的问题,该村大多数村民承认。但他们认为,既然第一批抢种的树被高价赔偿,为何第二批不按高价赔偿?另外他们认为自己因大量抢种,每棵树成本已经达到了5.2元。“加上一年多的人工种植,至少每棵成本达到10元。”村民说。但据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目前这种一米以下的树苗大约在3至5元之间。
     相关链接
    ·海南: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增速全国第一
    ·海南:3年花72亿元完成5项重点医药卫生改革
    ·海南:已有61%城镇低保家庭获廉租住房保障
    ·海口2737辆机动车即将报废 开上路罚款2000
    ·海口2.14亿元启动校舍安全工程 新增万个学
    ·海南23人渎职侵权被查 10人任局长等领导职
    ·海南关于加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通告
    ·海南中小学校防雷合格率几为零 安全状况堪
    ·海南生猪价格持续回升 养殖户一头猪能赚80
    ·保亭利用“电子眼”监控脏乱差 节约管理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