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业保险现状:“农险不能保市场”成瓶颈 |
2009-04-30 |
|
一场猝不及防的龙卷风与冰雹,让瓜菜受损严重。 见习记者 沈善东 摄菜架倒地。见习记者 沈善东 摄
2005年,达维台风卷走海南106个亿;2006年,“红药水西瓜”谣言,让海南瓜农损失惨重;2007年,“蕉癌”谣言,几乎使海南香蕉遭受灭顶之灾;2008年春节,南方雪灾,海南冬季蔬菜滞销岛内;2009年3月24日,一场龙卷风与冰雹,让海口琼山区多个村庄1000多亩瓜菜受损,损失300多万元……
尽管现代农业已发展多年,但农业生产在一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仍然脆弱不堪。灾后,许多农民开始思考,能不能引入农业保险,为生产设置一道盈亏防线?
这是一场利益的博弈,高风险的项目,农民愿意投,但保险公司不愿意接,而保险公司愿意接的,农民往往又觉得风险太低,不愿意投。“农险不能保市场”仍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一场冰雹损失300多万
3月24日晚,一场猝不及防的龙卷风与冰雹袭击,让琼山区三门坡镇谭文、文蛟、谷桥等多个村庄1000多亩瓜菜受害,损失300多万元。
灾后第二天,海口胡绿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久鹏带记者来到地里,黄瓜叶片全被打烂挂在藤上,所剩无几,葫芦瓜架成片倒下……
陈久鹏随手捡起地里一根12厘米长的葫芦瓜,较厚的瓜皮已被冰雹砸出一个个窟窿,露出里面的瓜肉。
他说,这些瓜菜全是去年12月份下种的,如今全部挂果,先前采摘了一小部分,还没来得及大量采摘销售,就遭受了风和冰雹的“洗礼”,根部也被水淹,天晴一遇太阳就会全部死掉。
据陈久鹏介绍,2001年,他从福建老家宁德市洋中镇来到三门坡种植瓜菜。以前他们都是分散式各家各户种植,但在种植过程中,发现即使遇上风调雨顺年,瓜菜都获大丰收,但有时不仅挣不到钱,还得赔本。
经验的积累让他们懂得,不能只盯着地里埋头种菜,必须跟上市场行情“下订单”。为了规避来自市场的风险,去年11月,他们外省来的租地种植户加上当地农民参股的共100多户,组织成立了这家合作社,专门派人在广州江南市场、南昌市深圳农贸批发市场等地了解行情、联系业务等。
灾后农户的保险思考
“但是,市场风险好防,自然风险难防……”面对损失的瓜菜,陈久鹏无语。
灾情发生后,他们向当地政府打申请补助报告,但至今仍未回复。当地镇政府有关负责人称,目前政府还没有能力对受灾种植户直接进行经济补助,只能解决一点农药或种子等。
2003年,当地种植户也曾遭受过一场大暴雨袭击,就像每次自然灾害后一样,遭受的损失大多由种植户默默承受。三江镇谭文村委会一林姓村民称,他们平时种菜就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希望“得到老天爷的关照”。灾害过后,他们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补偿,但都如“美好的肥皂泡”,“现在养猪都有保险,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农业种植保险?这样我们也能减少一点损失。”
陈久鹏称,海南是一个台风多雨的省份,对种植户来说面临的自然灾害几率更大。据他所知,农业保险提了好多年,但有关种植的保险并不清楚。如有这样的保险,下一步,他们合作社会专门开会商议投保问题。但他同时也担心:“现在哪家保险公司也不愿做赔本的生意,因此农业种植投保额度最关键,如保费太高,农户肯定不愿意。”
海口市蔬菜生产管理办公室陈副主任介绍,目前海口的蔬菜生产模式是千家万户分散种植,没有企业参与进来,规模还相对较小。海口市全年蔬菜种植面积为33万亩左右,专业合作社也比较少,仅存留在统一承包土地,统一联系销售,还不能形成抵御各种风险的雄厚能力。
据其介绍,现在国家加大了打击假农药、假种子的力度,可农业的主要风险还是来自于自然灾害,目前全省有关蔬菜种植、运销的保险根本没有。
陈副主任说:“种植户认为有利才会投保,如加起来成本过高,种植户排除自然灾害,收获后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当然不愿意投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