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联:促进就业是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 |
2009-04-30 |
|
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中矛盾和问题,一要通过保增长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二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拓宽就业渠道;三要通过鼓励和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四要通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
时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就业压力逐步加大,民生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促进就业更成了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
促就业:保民生的头等大事
促进就业是保增长的目的,是保民生的核心,更是保稳定的基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归结到一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保就业,从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民生问题涵盖甚广,包括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保障等等,在诸多民生问题当中,就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古以来,国家百业兴旺则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太平,反之,国家百业凋敝则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则国家根基不稳。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还不高,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在这种前提下,就业不但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基本途径,更是他们不断改善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本保障。因此,解决群众的就业再就业,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
促进就业不但是各级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是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2009年,我省提出保就业的目标是:确保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农村转移劳动力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每一个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家庭至少有1名适龄劳动力就业。
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保就业目标的实现面临严峻挑战。表现在:一是岛外就业需求减少,农民工回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二是岛内就业需求不足。我省部分企业如汽车、石油、纸浆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定单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临裁员压力日益加大。
与岛内岛外就业岗位需求减少的同时,我省劳动力供给却在增加。2008年,我省人才劳动力市场共举办招聘会65场,提供岗位7.5万个,而进场求职14.4万人次。据有关部门预测,2009年我省新增劳动力将有12万左右,其中有5万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要实现保就业的目标,必须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城市就业困难群众这三大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这需要各级政府把保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促就业:正视现实矛盾和问题
近些年来,我省确立了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加大了就业服务的力度,扩大了就业总量。然而,目前我省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就业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市场就业渠道容量偏小。市场是就业的主渠道,但相对而言,海南的市场就业渠道容量偏小,这是我省保就业的最大“瓶颈”。工业方面,我省的大企业、大项目不多,工业产业链不长,就业容量有限;农业方面,我省特色农业规模不大,农产品深加工不发达,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服务业方面,传统服务业规模较小,现代服务业尚不发达,除旅游餐饮业外,我省服务业就业容量也有限。
二是社会就业渠道有待拓宽。社会组织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我省社会组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水平不高,社会就业渠道还有待拓宽。海南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数量偏少,发展也不均衡,特别是服务于企业的行业协会、商会,服务于科教文卫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于社区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不但数量偏少,管理也不规范,在促进就业中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政府就业服务有待加强。我省在直接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规范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农民工劳务输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促进就业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政府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方面,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方面,在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在继续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就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密切合作的就业机制。
四是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我省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缺乏科技种养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岗位技术能力、自我维权能力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这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
促就业:实施更积极就业政策
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中矛盾和问题,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确立和完善“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社会协助就业”的就业机制。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完善保障来促进就业,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一要通过保增长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对海南而言,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才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首先,我们要在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以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其次,要做好做足特色农业和海洋渔业这篇文章,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业成为促进就业的大舞台;再次,打好国际旅游岛这张品牌,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拓宽市场就业渠道。
二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拓宽就业渠道。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既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通过增加社会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来拓宽就业渠道,又要充分运用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努力使社会组织成为促进就业的生力军。与此同时,还需要重点扶持开发社区“三保”(保安、保绿、保洁)、“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项服务”(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三大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社区服务岗位,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三要通过鼓励和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把扶持创业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出台以创业带就业实施意见,实施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创业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并扶持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并扶持城市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四要通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并完善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探索建立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完善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形成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保障。
组织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对重点就业帮扶对象,要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组织输送等就业服务,重点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和城市就业困难群众这三大群体的就业。 (执笔人:王天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