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经济增长模式应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
2009-04-30 |
|
本报博鳌4月19日电(记者单憬岗)在今天傍晚召开的“博鳌电视辩论会”上,专家们认为,中国的下一个竞争优势在于改变增长的模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说,金融危机让全球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对中国、对亚洲总产品的需求相对下降。大家知道中国需要增加消费、增加内需,但中国仍然非常贫困,人均GDP收入还只有3000美金。中国13亿人口中,35%的劳动力仍在农村,金融危机又让2000万人不得不回到农村。下一个阶段如果中国希望继续增长,就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方面是坚持出口,另一方面是加强国内市场的发展,要尽可能两条路同时前进,这样才能进一步保持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
美国总统前经济顾问拉特里奇认为,一项政策只要能促成就业的就是好政策,毁坏就业机会的就不是好政策。服务行业的就业机会,包括扩大建设通讯网络,扩大教育体系的质量等。中国和美国经济体之间不同之处就是,美国是资产密集型的经济体,美国经济要死掉很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如果能够重点把低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到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从制造业转到服务业上,中国保持6.1%的增长速度,保持完全的就业,这是相当不错的情况。不过,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够,很多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中国需要高增长率吸收劳动力,如果我们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中国就不再需要两位数的增长率。因为服务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可以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甚至比制造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