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8.95万人。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目前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5.25%,比去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为此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从十个方面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就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求各地各部门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加强城乡基层建设相结合,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相结合,与加强公务员队伍和企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相结合,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创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做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此,本报记者走进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深入采访了解各相关单位贯彻落实《就业工作意见》的情况,请专业人士为大学生就业支高招、出良策。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抓住好政策眼睛向“下”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垦总局在实施‘农场百名研究生’和‘管理区千名大学生’人才引进工程的同时,提出了‘万名毕业生进垦区’的跨越式人才发展规划。力争3~5年内,引进一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垦区。”在农垦系统做了近30年人事工作的农垦人才中心主任唐志斌说起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很兴奋,“我们将在毕业生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及服务方面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到垦区就业、创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唐志斌认为,大学生择业不能只盯着大城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唐志斌说,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才开发史,先后有复转官兵、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近百万人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人才是垦区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资本。”垦区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5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近万家非国有企业,750多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单位,分布在全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1992年开始,垦区每年引进大中专毕业生1000人,1999年达到1500人,2005年是2000人,2006年到2008年连续三年超过2500人。人才需求也从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向食品加工、医药、经贸、管理和营销领域扩展,尤其急需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来垦区工作的90%是我省高校毕业生。今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将不少于300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城市生活条件优越,可是竞争也激烈,不容易“显山露水”。唐志斌认为,就业要真正面向基层,到农村、到企业去实地看一看,多了解些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就业是国家的事,家里的事,更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大学生首先要把心放‘实’,落到实处研究就业问题,别总漂起来。”就业、生存是第一位的,面向基层、边远、欠发达地区等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更实际。基层大学生少,机会多,竞争也少,人才的作用易于显现。唐志斌说,从基层做起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有了一线的经历和经验,在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强。“走下去才能走上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唐志斌提醒广大毕业生:要抓住国家和省里出台扶持大学生就业的利好政策,眼睛多向“下”看,向“前”看。看清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势,垦区空间广阔,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诚挚欢迎高校毕业生到垦区工作。”唐志斌说,“我们愿意为大学生在生活上当后勤,工作上当向导,婚姻上当红娘,扶上马送一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走向基层的学生 既得荣誉又得实惠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让大学生走向基层关键在引导和鼓励,要让他们看到身边的同学在基层的成长过程。要让他们既得荣誉,又得实惠。”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杨春介绍说,从2005年开始,哈理工连年组织开展“评选‘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活动,目前,已有26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荣誉称号。学校共奖励他们58.2万元,减免校内贷款29万余元,两项合计共87.2万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曾满军是哈理工自动控制专业1997届毕业生,他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参军入伍,自愿来到最艰苦的基层部队工作。10多年扎根山沟,从普通大学生成长为技术精湛的新型高素质基层指挥员,被解放军某部授予“模范大学生干部”,并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06届毕业生张文斌放弃了北京华油公司年薪5万元的工作机会,志愿改签到新疆独山子石化公司;张振远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初中任教……说起大学生服务基层的事例,杨春如数家珍,“4年来,哈理工主动选择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已经有1000多名啦。”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哈理工规定: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黑龙江省贫困县计划和“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的毕业生,服务期满报考研究生在录取时给予照顾;被评为“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的,可直接申报为省级优秀毕业生;省委选调生推荐人选,全部从“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中产生。不仅如此,哈理工还注重发挥到基层就业典型的示范作用,用身边人“现身说法”。他们通过召开事迹报告会、网上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让到基层工作的学生始终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爱。”这是哈理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又一“法宝”。杨春认为,“毕业生不能一送了之,还要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尤其是到基层、边远地区工作的学生。”学校经常通过电话、信件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交流,感受他们的成长,分享他们的收获。2007年,哈理工在走访用人单位过程中,还专程派出老师前往新疆、甘肃和云南等地对“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进行探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里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力度是前所未有,这让高校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更有信心和‘抓手’了。希望相关部门能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将其进一步落到实处,使每一名大学生都能感受到基层的发展前景。”杨春如是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策链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扩大“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村村大学生计划”等项目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