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强力推进财源建设 促进“八大经济区”加快发展
2009-08-31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八大经济区”规划,充分勾画了我省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优势发挥、东西呼应、南北互补、内外相联、全面跃升”的发展格局。目前,如何贯彻落实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全省上下急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财政部门要立足部门工作实际,明确自身在建设“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中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定位,真正把“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体现到本部门的发展实践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tujian.org


  省财政厅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八大经济区”建设工作中责无旁贷,必须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结合我省财政工作实际,强力推进财源建设,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助推“八大经济区”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抓好财源项目规划和布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项目是财源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八大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规划项目时,要把财源建设与“八大经济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八大经济区”规划确定的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谋划和开发财源项目。围绕延长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认真谋划、储备和推进一批具有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具有可持续创税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势主导产业配套、资源深加工、对外贸易加工、现代服务等产业类财源项目。坚持集约开发原则,重点推进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以发展潜力、投资强度、产业效益、环境评价等为主要指标,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税收回报快的项目,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高科技、资源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先发展的产业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是做好财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一是全面落实好现有财政支持政策,并在落实过程中研究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以便对现有政策进行完善。与此同时,抓紧研究制定财政支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相关政策,形成较为完善的支持“八大经济区”加快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二是完善财源建设激励机制。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外,继续实行省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额度一定3年不变政策,对财源建设效果好、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大的市县,在核定2013年至2015年省对下一般转移支付补助时采取激励性政策。同时,市(地)比照县(市)享受营业税超基数返还政策。三是制定财政鼓励政策。围绕“八大经济区”建设,建立全省财源骨干企业税收贡献激励机制。每年对实际缴纳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合计同比增加绝对量和增幅进行综合排序,对位列前50名的企业由省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tujian.org


  三、搞好资金引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财政资金是财源建设的润滑剂和“药引子”。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原则,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让财政资金切实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一是加强资金整合。围绕项目载体建设,探索打破部门界限,集中捆绑投入,与省直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在安排省级大项目前期费、新型工业化资金、外贸发展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资金、旅游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向产业链长、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类财源项目和具有聚集效应的开发区项目。二是完善担保体系,为地方推进“八大经济区”建设开辟融资渠道。三是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四是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投资。五是建设金融平台。六是用好用足国家政策,使国家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我省的“八大经济区”建设中来。 tujian.org


  四、加强体制创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体制机制创新是财源建设的不竭动力。财政部门要找准工作着力点,创新体制机制,为搞好财源建设提供保障。一方面,创新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民理乡代管”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推进市辖区财政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出台资源税从价计征政策;加大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力度,实现应缴尽缴。另一方面,创新财政分配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向主体功能区倾斜,使基层政府都有能力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目标;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重点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向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倾斜,推进现代农业示范点、示范区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八大经济区”的城乡低保、就业、养老、医疗、教育、文化、安全、住房等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作者系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tujian.org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黑龙江省政府网站 编辑:朱作杰)

tujian.org

    上一篇:7月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呈两位数增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强力推进财源建设 促进“八大经济区”加快
    ·7月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呈两位数增长
    ·黑龙江发行政府债券 拟发行30亿3年期固定利
    ·全国副省级城市政协工作交流会议24日在哈尔
    ·黑龙江垦区小麦单产再创新高 麦类总产达到1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建盛视察七台河市
    ·我省启动9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区 致孤儿童低保
    ·周永康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我省公安英烈家属
    ·黑龙江省副省长向全省141名公安英烈家属发
    ·第二届中国·七台河家具节暨家居文化博览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