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海地区盛极一时的陶瓷产业,如今开始大踏步地向内陆地区转移,但这不是一次简单地“平移”,而是一个向新兴工业迈进的“升级”过程。高安市因此在成为“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时,也成了中部地区新兴的陶瓷产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佛山是全国著名的陶瓷产业基地之一,有着庞大的产业集群。但与之相伴生的还有巨大的环境压力。2007年下半年,广东省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显示,佛山是珠三角地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在过去近30年的时间里,有着“釉面砖王国”之称的高安市也曾遇同样的烦恼,陶瓷企业遍地开花,没有规划,不讲环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当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时,高安市新兴的陶瓷产业基地,绝不能走佛山的老路。它必须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3月,高安市在八景、新街、独城交界的“金三角”地带,统一规划了30平方公里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集中承接陶瓷项目,壮大陶瓷产业集群。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保障整个产业基地的科学发展,高安市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四高”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推进建陶产业基地建设,严把规划设计关、环境影响评估关、工程建设质量关以及企业准入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它必须引进大项目,因为大企业、大项目更具有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具有支付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运营成本的能力。所以,高安从佛山引进的陶瓷企业,投资亿元以上的有10余个。相关配套中,总投资10亿元的安泰燃气将实现基地内部分陶瓷企业的集中供气,既节约燃气成本,又实现了资源地集约利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引进项目时必须注重环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的陶瓷工业园是没有烟囱的。”4月28日,记者来到高安市八景镇建筑陶瓷生产基地,新明珠江西(高安)建陶工业园总经理简果康淡淡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煤为燃料的建筑陶瓷企业,怎么会没有烟囱?的确,记者在这里看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卧龙般的窑炉,看到了巨大的“煤气包”,看到了2万多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池,但就是没有看到烟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简果康告诉记者,他们有一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喷雾干燥塔烟气处理装置”,采用的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喷雾干燥塔烟气处理技术”,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经过“喷雾干燥塔”进入地下管道,脱硫、除尘后剩余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经过污水处理池处理,再进入水循环使用系统,最终实现企业污染物的零排放。企业为此支付了800万元的环保投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陶瓷生产企业没有烟囱,本身就是一场不小的革命,而只有大项目才最有能力推动这一变革。”高安市政府的负责同志对此感慨良多。 tujian.org
环保,已成为所有进入陶瓷产业基地企业地自觉追求。有条件的企业在向“新明珠”学习、靠拢,而一些受条件限制无法跟进的企业,则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融入先进技术加快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承接热地”,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承接的会不会是一些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在采访中,我们一直有这样的疑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走进新中源集团江西富利高陶瓷有限公司,只见两排大厂房里,工人们正开着吊机安装崭新的陶瓷生产设备,300多米长的生产线似长龙一般正待起舞,6月16日首期4条生产线将竣工投产。据介绍,该企业在高安基地的生产设备是当今国内陶瓷生产最新、最先进的,既吸收了前两代陶瓷生产技术的优良因子,又融入的新的工艺流程。 tujian.org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引进的大项目,应用的都是国内先进设备和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最长的窑炉达300米,而高安本地传统的陶瓷企业窑炉最长不过100米。在产量翻三番的同时,污染减少、能耗降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高安建陶产业基地的规划,基地将建有建筑陶瓷研发中心,推动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同时,还在建设建筑陶瓷产业的实训中心,这是国内首家培训建筑陶瓷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初、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专业实训中心,它将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番朝雨洗轻尘”,吐故纳新的高安工业园区将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延续“釉面砖王国”的辉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承接沿海经济的产业转移,一直是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此次高安市工业园区之行,让记者感触最深的是产业转移带来的不仅是发展机遇,也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工艺技术,并最终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同步。这一点难能可贵。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要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路,需要高屋建瓴的谋篇布局,需要“大项目”引领,当高安市建筑陶瓷产业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时,产业基地科学发展必将取得骄人成绩。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刘建 邹海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