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着力开展“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全县农村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喜人局面。种文化“种”出了农村新风貌,“种”出了新气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立基层文化阵地 tujian.org
文化阵地建设是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的基础。会昌县整合20多个部门单位的力量,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县里统筹财政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文化建设资金等,每年投入300多万元,在各个村建设以一个小戏台、一块小广场、一只小广播、一间文化活动室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农村文化活动阵地。他们还在各个村落社区开展农家书屋、道德漫画墙、农村阅报栏建设,让“种文化”活动有了有效的载体。目前,全县已有160多个村达到文化基础设施“四个一”标准,另外涌现出140多间农家书屋、80多面道德漫画墙、110多个农民阅报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昌县还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将古祠堂、老庙堂和旧礼堂修葺成文化活动场所,使之成为弘扬先进文化、服务广大农民的基层文化阵地。文武坝镇社潭下村的肖家祠堂,经过一番整修后成了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的学堂,每到假日,就有20多名中小学生在这里学书法。目前,全县经改造的66家旧祠堂、老庙堂都成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培育新的文化“种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昌是个千年古县,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十分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掘出高排村民间泥塑、石灰坝村三角班、小密村木偶戏、西江镇走马灯和坝子村茶花戏等一大批传统文化。这些古老的文化通过发掘整理后,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种子”,逐步发扬光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传承历史文化,提炼乡村特色文化。会昌县从地域或人文特色中提炼“文化基因”,培育新的文化“种子”开展“种文化”活动。珠兰乡怀仁村是会昌“猪—沼—果”生态农业发源地,成为生态农业的“赣南模式”。会昌县以此挖掘怀仁村的文化特色,用图片展览、知识问答、节能竞赛等形式组织了一系列有关生态农业的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绿色文化。同时,从特色建筑、红色历史、风土人情、产业特色等方面采集“文化基因”,在60多个村“种”下了乡村特色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建发展长效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昌县积极探索政策扶持、挂点帮扶、骨干培训、文化创建等方面的农村文化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使农村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开展起来,而且得到蓬勃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县里规定每年新增县财政收入要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文化建设,文化事业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房地产开发中的土地出让收益拿出1%用于文化建设。同时,文化单位指导、文明单位帮建、挂点单位协作,各职能部门劲往一处使,共下一盘棋。宣传部门每年开展文明信用农户的评比,指导农村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宣传队、文化集会场所建设;县艺术剧院负责指导各村文艺宣传队编排新剧目;文化馆负责培训村里的文化骨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许德友肖良本报记者钟久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