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江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代代子弟兵共铸“八一”魂
2009-05-16

  (视频来源:大江网 摄制:记者朱正 白向红 实习生陈文超 刘阳 )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题:2008年,注定在中国军史上书写浓重的一笔。南方漫天冰雪,子弟兵手搬肩扛,通路通电,用热血融冰化雪;四川地动山摇,军人神兵天降,救人救灾,用赤诚护航生命。火红军旗,是一代代军人用鲜血和汗水染成的,“八一”军魂,是一批批子弟兵用意志和信念铸就的。在建军81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因为有了子弟兵的卓越奉献,我们的军旗更鲜艳,我们的军魂更铿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直播室现场搬到了军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嘉宾:

tujian.org

  苏袁 武警南昌市支队警通中队战士(抗冰除雪一线奋战一周,在新兵营就荣立三等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范军 南昌消防支队军医(汶川大地震抢险中两次钻入废墟中施救,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帅 武警江西省总队二支队三中队战士(奥运火炬手,勇斗歹徒时被对方用“艾滋针管”刺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奕 武警江西省总队二支队宣传干事(参加过“九八”抗洪抢险)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刘勇 本报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军营的熏陶铸就了军人的气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前几天,我系了根军腰带。出去采访时,一位退役军人问我:“你这腰带是别人送的吧?”我很奇怪,他怎么知道我没当过兵?他说:“你身上没有我们当兵的气质。”我想请教一下各位,军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气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奕:我有过与你相反的经历,没穿军装却被认出是军人。2005年,我和战友身着便装去北京天安门广场,拍照时,战友所站的位置正好挡住了一位站岗武警哨兵的视线。哨兵说:“同志,请让开一点。”我们正在兴头上,用一种疑惑的眼神望着他。哨兵又说:“同志,你们也是系这样一根腰带的,应该知道什么是纪律。”当时我们的脸都红了。

tujian.org

  所以,我觉得军人有一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气质。这气质是什么?我觉得是正义。是部队教育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才会有很多军人见义勇为。正义感已经融入军人的血脉中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范军:我觉得军人的气质不仅仅是一根腰带或者说从外表来体现的,它更体现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上。以前,我们也是地方青年,站着也会挽袖子,坐着也会跷二郎腿。但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就有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不是一天两天生成的,会跟随我们一辈子。 tujian.org

  于帅:入伍之后,我的许多想法发生了转变。以前,买东西时我从来不会去想帮别人提东西、给人让让道之类的事情。现在,在外购物,即使穿着便装,我看见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提着很多东西也会主动去帮一把。还有,我以前走路总是弯腰驼背,当了兵之后,总是抬头挺胸。是军人的标准、军营的熏陶铸就了军人的气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苏袁:我非常赞同他们的观点。我觉得军人的气质是经过长年累月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是日积月累的军人生活积淀出来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人民奉献是军人的价值所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我曾看过一档纪录片,几位老兵说:“没上过战场就不会懂得军人的真正含义。”事实上,在和平年代,抗洪抢险、抗冰除雪、抗震救灾现场就是军人的战场。我们很想分享你们的战场故事及深切感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奕:今年是“九八”抗洪10周年,10年前的一幕幕我记忆犹新。当年我们二支队是7月26日开赴永修县保护京九铁路的。我们的扎营点是在一个刚清空牛粪的牛棚里,散发着臭味。“八一”建军节是在堤上过的。那天领导打算按惯例给大家加餐——每个班一小脸盆红烧肉,我们高兴坏了。不想,红烧肉还没端上来,集合哨就响了。我们的任务是卸6火车皮防洪用的石头,大的几吨重,在高温天气下,大家一直干到次日凌晨,回到驻地累得倒头便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没吃上红烧肉,但那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八一”建军节,它加深了我对军人的理解:为人民奉献是军人的价值所在,也是荣耀所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范军:我刚从地震灾区回来时,有人问我,在强烈的余震中钻进废墟救人,害不害怕?说老实话,肯定害怕。但是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那一刻,我不能退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抗震救灾前线回来,我更能体会一名军人的职责所在。以前在医院,来了病人我医治,做好本职工作便是最大的贡献。但现在,我的责任心更强了,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因为我首先是名军人,肩上的责任比普通医生要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帅:从被“艾滋针管”刺中,到最后确诊没有感染,经历了20多天。那些日子,说心里话,我也害怕、伤心过,却从未后悔过。因为我是为保护群众财产而受伤的,维护正义是军人的职责所在。在那之后,我主动提出申请转志愿兵,我想把军人当作一辈子的职业和事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苏袁: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兵龄,但幸运的是,在万安县参加了抗冰救灾,我体会到了军人的奉献、军人的责任,还有我入伍之前体会不到的自豪感。在救灾实战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战友情,在那冰雪初融、地滑山陡的现场,每做一项工作,都需要战友们齐心协力,共同面对。特别是抬着大梁过山崖时,靠崖走的战友把生命托付给了靠山走的战友,这种生死相托的情谊让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们懂得了兄弟情、战友情的真正内涵,我们对部队这个大集体更有归属感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百姓的掌声是最好的褒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前两天,入川抗震救灾的部队陆续后撤,灾区老百姓送别部队的情景让人动容。这是老百姓对军队、军人最质朴,也是最真诚的感情流露。你们是否也经历过这样军民鱼水情深的一幕?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tujian.org

  杨奕:“九八”抗洪,我们奋战一个多月,被兄弟部队“换防”下来,是偷着走的,没有惊动老百姓。但在抗洪当中,老百姓的拥军情却让我一生难忘。我们在堤上抢险时,周围百姓成群结队地来送水,那水是甜的或咸的,加了糖或盐给我们补充体能和盐分。有一次,道路被水淹,我们的后勤保障没跟上。当地群众自发地为我们做了两天饭,东家提个电饭煲,西家端几盆菜,我们没有吃完,他们坚决不动一下筷子。老百姓的这种情谊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虽然那段时间很苦很累,但大家都有使不完的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范军:我们在四川抢救被困100多个小时的陈晏时,花了12个小时。12个小时中,我们粒米未进,旁边的百姓心疼我们,就地架起锅给我们煮稀饭。我们返回时走进成都双流机场候机大厅时,看到我们身穿消防服,大厅里所有的乘客都站了起来,为我们鼓掌,直到我们过了安检门。当时,许多战友都流泪了,都说:百姓的掌声是最好的褒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帅:我被“艾滋针管”刺中受伤住院后,许多群众自发地到医院来看我。我记得有位十八九岁的女孩,她给我买了一束鲜花。接过这礼物,我激动得哭了,那是我受伤后第一次哭,我感到我们的奉献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tujian.org

  苏袁:在万安县时,每天都有老百姓把自家的菜往部队伙房里送,我们撤离选择在早晨,就是为了不惊动老百姓。哪知我们一出营房,特别是车子刚驶上公路时,看到的都是夹道相送的百姓,我真正体会到了军民血肉相连的含义。我们只是完成自己职责以内的事情,但是老百姓却给了我们这么高的礼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的军魂是不变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主持人: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我们今天的嘉宾中,有“70后”、“80后”、“90后”三代军人,你们是如何看待不同年代军人的共性和个性?如何看待军魂一代一代的传承和接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奕:从“50后”、“60后”军人的身上,我们“70后”军人学到了什么是使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在“80后”、“90后”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民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部队是个大熔炉,从来都是这样一代代继承和发扬的。但不管哪一代军人,我们的宗旨、信念、作风都是不变的,我们的军魂是不变的。不管是井冈山精神,还是“九八”抗洪精神、抗冰除雪精神,乃至抗震救灾精神,都是一脉相传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帅、苏袁:老一辈的军人可能觉得我们“80后”、“90后”军人在性格、个性上与他们有较大的差异,但我们觉得,这种差异是生长时代、教育背景等社会原因造成的自然差异。相比老一辈,我们可能对“为人民服务”、“保家卫国”等缺乏概念上的理解,但面对灾害、面对使命、面对人民的需要,我们一样会挺身而出。在今年抗冰除雪中,“80后”、“90后”官兵承担了主力突击作用,我们的表现无愧于这身军装,无愧于军人使命。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接过前辈手中的枪,能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军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录音整理:本报记者刘勇 实习生宋小丽 高欣音 摄影:本报记者宗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找工作比想象中简单”
    ·江西展开“无线城市”建设
    ·江西与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州建立友好省州关
    ·“江西三峡”梦将圆 峡江水利枢纽4月有望获
    ·江西企业进军创业板遇尴尬
    ·南昌存量房交易今起网上备案
    ·清明好踏青游人喜“闲”游 江西旅游产品涨
    ·江西省大学生理性面对就业困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