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鸟争鸣鱼畅游 浑河,沈阳人休闲好去处[图] |
2009-04-30 |
|
贯通沈阳全境57公里长的浑河水系,东起沈抚界、西至市区西边界,经过多年的改造,特别是近几年的建设,浑河呈现出多种景观态势,一些设想正在由图纸慢慢变成现实,浑河正逐渐变成沈阳的城市内河。今日起,本报记者领您探访浑河。
浑南小村子发生巨变
“翠柳弯腰遮烈阳,两岸护堤碧波响。单鸟飞过点水去,只留情侣笑远方。”这首诗出自浑河边上长大的诗人鹿尔,他以白描的手法画出了沈阳母亲河的景致。浑河,是纵贯辽宁省东部和中部的著名河流,全长368公里,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伴随着浑南开发建设,从地理位置上看,沈阳市区已向南倾斜,生活在这座城市内的人们更愿意把浑河看成是城市的内河。
浑河堡原是浑南最大的村落,始建于400多年前的明代,那时叫“浑河铺”,是官府传递文书之人的驿站。在此之前,浑南几乎无法找到标志性的建筑,如今的浑南新区,那些能够称之为新地标的高楼大厦一栋接一栋地拔地而起,也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
正在河边看晾晒小鱼的孙大妈,一直生活在东陵区的干河村,让她感触最深的是浑河两岸的变化,原来她所生活的这个小村子只通土路,随着村内一些经商人的增多,土路被铺上了沙子和碎石,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现象有所改变,而现在柏油路更是直接铺设到家门口。
鸟岛成为浑河东部明珠
从2001年起,沈阳开始谋划建设浑河水系景观,整治河岸、建拦河坝,形成连续宽敞的水面,完成浑河南堤全线堤防建设,对河滩地内的原有居民及企业进行动迁,完成了滩地内的绿化工程。现在,浑河水清了,岸边景美了,各种鸟儿都在浑河岸边新安了家,浑河逐渐成为沈阳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时,孙大妈所在的村子对面也建成了浑河上的第一道景观鸟岛,这里也是浑河五大景观勾画中的东部生态保育区。
如果把跨越浑河的几座大桥比喻成彩虹,那么最东面的鸟岛就是嵌下的明珠。开发浑河使之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旅游观光河,孙大妈一听就表示赞同,她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家的门前多一条柏油路。事实不仅是多出了一条叫作滨水路的柏油路,沈阳从公共设施入手,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让浑河成为沈阳市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和生活空间,承担城市经济、文化、生态、旅游、景观、休闲和娱乐等多种功能。
村民渔民变成经营者
东部生态保育区,就是沿线开发的第一道风景。东部生态保育区由下伯官坝(沈抚界)至东三环桥,河道长8.8公里,规划总面积23.2平方公里。以湿地、森林、水面拓展为主。在这个生态保育区内可以见到大面积的油松、火炬树、银中杨、垂柳等高大树木,仅新植树木就达到110余万株。
因为这个区域更加接近著名的大伙房水库,因此这里的鱼也相对其他河道多些。根据东陵区浑河滩地建设规划,这个生态保育区的绿化带宽在100米-150米,建设后形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乔木林带景观。原来在此生活的人们已经由原来的村民渔民,变成了当地的经营者。
本报记者 梅天磬 摄影 常晟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