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民生系列报道 “30年,我们开始享受生活” |
2009-04-30 |
|
“1980年春节,我上小学时,为了庆贺父亲从本溪走‘五七’回来,家里花了502元钱买了日本产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到我家看电视,成了左邻右舍每天的一件大事。1985年,我上中学时,家里花了3000元买一台18寸日本产的彩电,我家仍然是周围最吸引人的地方。1997年,我结婚时,花4900元买了一台29英寸彩电,此时只有一家人观看。到现在,我家三个房间有三台电视,每人互不干扰。最近,我们准备搬到新家,彩电要换成液晶的。”王晓颖,华晨汽车一位中层干部,描绘自己30年来消费变化,她感受最大的是电视。
“在30年前,我们家最重要的大件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20年前我们家的最重要的大件是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和摩托车;近10年,我们家最重要的大件是汽车、房子。”大东区一机关干部说起自己30年的“消费升级”。
30年,沈阳城市居民从温饱向小康向富裕走来,生活由“过日子”走向享受生活。
来自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的调查数字记录了这一过程。
2007年,沈阳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255元,比1978年的304元,增长了36倍,平均每年增长13.3%。调查显示30年沈阳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10年(1978—1987年) 沈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15元上升到1987年的1082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7%。
这10年间,居民的吃、穿、用、住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由贫困型向温饱型的跨越。数据显示,1987年沈阳城市居民粮食消费占食品消费的比重为11.4%,比1978年的25.5%下降了1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副食品消费占食品支出比重则由1978年的50.5%上升至1987年的52.8%。副食品的消费量也成倍增长,1987年人均消费猪、牛、羊肉分别是1978年的12.2倍、9.4倍和17.7倍。这10年沈阳人用品由“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逐步升级为“新四件”(黑白电视机、电风扇、录音机、单缸洗衣机)、“三大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第二个10年(1988—1997年) 沈城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88年1267.6元增加到的1997年的4217.5元,增长2.3倍,年均递增22.2%。食品、衣着等基本生活消费在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分别下降4.6个和1.7个百分点。
这10年,沈阳城市居民家庭出现多功能、超薄、大屏幕、多画面、背投等新一代彩电,大冷冻室、大容量和豪华型的冰箱,集洗、漂和甩干多功能于一身的滚桶式全自动洗衣机。传呼机普及率达69.2%,移动电话开始进入平常百姓家庭。沈阳市民由传统的温饱型消费模式逐步跨越进小康型消费模式。
第三个10年(1998—2007年) 2007年,城市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为3974.8元,是1998年的1.1倍。其中人均在外用餐费用为902.5元,比1998年增长8.9倍,年均增长29%,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
这10年,老百姓开始旅游消费,信息成了一种时尚消费。2007年沈阳市城市居民人均旅游支出为165.4元,比1998年的9.44元增长16.5倍。2007年人均通信费用717.28元,30年来增长180倍,每年以19.6%的速度递增。
1998年汽车开始走进沈阳市部分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从1998年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1辆汽车开始,到2007年末每百户拥有量已达到4辆,比1998年增长了3倍。
本报主任记者 刘国栋
通讯员 谢岩华 廖倩茹 黄斌
大江制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