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比强大的“山寨机” 挡不住的诱惑? |
2009-04-30 |
|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 张曦尧)乍看上去,它是一块手表,或一部汽车模型,又或者你能想到或想不到的形状,打开来竟有一个超大屏幕和排排按键;公交车上、饭店里又或是办公室里,你可能被突然响起的超炫音乐声吓一跳;拥有照相、MP3、MP4、双卡双待、超长待机、电视等超多功能,平均售价仅在七八百元……这就是传说中的山寨机,不知何时,一股手机“山寨风”悄悄刮进市场,无论是追求时尚的白领、彰显个性的学生还是讲究性价比的工薪族,越来越多人的手中开始把玩山寨手机。
挡不住的诱惑?
上星期,市区陈先生花了800元钱,买了一款“山寨机”,“屏幕特别大,还有模拟环绕立体声,听音乐简直没话说。在配内存卡,可以下载好几部电影。”当着记者的面,陈先生还用“山寨机”拍了一张照片,“同样是300万像素,品牌手机的摄影效果就是比不上它。”
“这简直就是一部‘万能机’,什么功能都有。于是就买了一部,”陈先生说,他有空就研究“山寨机”,什么“来电黑名单”、“游戏下载”、“记事本”等功能,都被他逐一“开发”出来了,“很好玩,也很实用”。
陈先生说,“山寨机”不仅有传统通讯功能,还能“玩”,还可以炒股,“同样是手机,一个只能作为简单的通讯工具,一个价格较低,功能又多,你说我会选择哪个?”
“山寨机”质量难保证
据媒体报道,2007年,“山寨机”国内出货量多达1.5亿部,几乎占据了手机市场的四成销量,预计今年更会达到六成以上。但消费者很可能忽视“山寨机”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今年6月份,家住和平区的李先生花750元买了一款仿三星的“山寨”手机。但使用不到3个月,手机就出现按键失灵、白屏、自动关机等现象。李先生找商家交涉,商家竟要收他300元的维修费。李先生说,他上了“山寨机”的当,以后再也不会买这样的手机了。
有关人士提醒,“山寨机”多为不知名的小厂生产,它们不仅没有质量保障,也没有具备资质的维修网点,一旦手机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消费者购买手机还是要多些理性,不能贪图便宜和追逐“潮流”。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山寨机”的功能众多,但并不是每个功能都做到十全十美。在市区一辆公交车上,记者看见一年轻人正用“山寨机”看电视。但随着车速加快,信号开始时断时续。他说,他当时就是冲着电视功能才买“山寨机”的。但是,他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手机在很多地方都没有信号。坐在车上,如果速度快了,就无法收看电视,现在“觉得有些上当”。
据了解,“山寨机”还有一个消费陷阱——仿制品牌手机。抄袭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设计标识,在“山寨机”中较为普遍。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畅销品牌,都能找到对应的“山寨”产品,不仅外观相似,功能也十分接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