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30年”百姓财经故事 彩票:改革开放的产物 |
2009-04-30 |
|
关键词
彩票:改革开放的产物
其实,很多改革产生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回眸改革开放30年,如今深入到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彩票,当年也是如此。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虽然让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猛,但由于多种原因,需要救助的社会群体依旧非常庞大,民政部门的救济资金捉襟见肘。经过多次调研,并且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1984年8月,民政部向国务院报送请示,准备开展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活动,并建议成立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作为发行有奖募捐券的法人。之后,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和相关部门审批,1987年5月30日,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成立,并通过了委员会章程和关于发行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的试行办法。 1987年7月26日,新中国第一张彩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发出,结束了长达38年无彩票的历史。
 一位彩民到投注站兑奖
盘锦市福利院老军人得到医疗救助
大时代
彩票的背后是和谐社会
本来,彩票带有的投机性让人容易产生非议,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浪潮中诞生的新中国彩票,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更多的却是为了扶助困难群体,建设和谐社会。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省彩票发行中心从工作经费中支出100万元,代表全省千百万彩民向灾区捐款,帮助地震灾区的群众。同时,全省福彩系统的员工、投注站还纷纷向灾区捐助,奉献爱心。这更体现了彩票通过募集资金,扶助困难群体的特征。
据省彩票发行中心主任崔利生介绍,从1987年开始,中国福利彩票已经在我省走过了21年的风雨历程。 20多年来,辽宁福彩从最初单一的传统型彩票,到即开即兑型彩票,再到乐透型彩票;从分散的手工销售,到大奖组集中销售,再到通过计算机联网销售和全国联合销售;从最初的起步,到大奖组时代,再到电脑彩票时代,最终实现了多票种、多玩法相互促进。
在销量上,我省福利彩票销量继2005年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后,2006年又实现新突破,销售量达到39.9亿元,筹集公益资金13.9亿多元。去年,全省福彩总销量再创新高,达到49.3亿元,占全省彩票市场71%的份额。
正因为福彩的公益性质,它为进一步完善全省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年来,福利彩票深深地惠泽辽宁大地。近几年来,全省福利彩票工作更是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以提供更多的福彩公益金为目标,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所筹集的资金除了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建翻建扩建了一大批福利设施外,还对社区建设、爱心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给予了资助。
据介绍,1999年,全省福彩系统为“爱心献功臣”活动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解决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老烈属住房、医疗、生活困难问题;在社区老年福利设施“星光计划”项目活动中,投入资金1.8亿多元,资助社区建设项目2170个;2003年,他们还为“明天计划”工程投入资金400万元,帮助200多名具有手术适应症的病残孤儿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
崔利生说,作为福彩的工作人员,倡导人们购买彩票仅是初始目的,而唤起其慈善意识和仁爱之心才更重要,这善良会因此而放大,而更多的善良良性互动,会更多地营造出社会和谐。
除了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在我省也广泛发行。 2000年7月24日,我省开始销售中国电脑体育彩票,成为全国第16个开通电脑销售中国体育彩票的地区。 2001年10月22日,我省成为了首批十二个试点发行足球彩票的省(市)之一,热爱足球的彩民不仅仅是为了博得丰厚的奖金,更是通过购买足球彩票,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鞍山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健康成长
个人志
我奉献 我快乐
从1987年的2000万元发行量,到去年超过1000亿元的总销量,彩票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市场,连购买彩票的人都和“股民”、“基民”一样,被称为“彩民”,形成了庞大的群体。
1978年出生,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刘先生在沈阳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别看他年纪小,却是个老彩民,具体什么时候买的第一张彩票,他已经忘记。多年来,从买“35选7”玩法开始,福彩、体彩、足彩他都买过。 “3D”、“双色球”、“七星彩”、“七乐彩”、“超级大乐透”、“东方六加一”等等,都成为刘先生每天关注的热点。中奖信息能电话查询的,他就电话查询。随着众多彩票网站的出现,每天早上上网查询几乎是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
这些年来,刘先生已经记不起在彩票市场投入了多少钱,经过对玩法的多次比对和筛选,他已经由最初的什么玩法都买,改变成现在把投注的重点放在“双色球”和“超级大乐透”上。他说他这样的彩民目前很多,比较高的中奖率是他们青睐这两种玩法的主要原因。
两个月前,刘先生获得了一次超级大乐透的三等奖,由于追加投注,奖金超过了3万元,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仍有2.6万元左右。这下,刘先生可乐坏了,因为有了这笔钱,一定意义上缓解了他信用卡消费、车贷和房贷的压力。他说:“和父母那一代人相比,我们这代人敢于消费,每个月的收入都很快花光。别说我们败家,我们毕竟拉动了内需,带动起了消费。 ”
谈到中三等奖带给他的改变,刘先生说,因为中了三等奖,他觉得自己的运气特别好,这也改变了他的心态,觉得干什么都有信心,干工作也更有劲头。
爱心与希望同在,善举与幸运并存,这句福彩的口号在刘先生身上得到了验证。其实,刘先生并不知道,福利彩票一旦销售出就被分割,50%的份额作为奖金,35%公益金大部归到财政,而还有15%作为成本,用于提高社会福利。彩民们每购一注福彩,就为公益事业捐献了0.7元,更重要的是一份爱心。
彩民中奖往往能创造轰动效应。今年夏天,幸运落到我省阜新市的一位彩民头上。 8月11日晚,体彩超级大乐透开奖,阜新一彩民中得5注追加一等奖,奖金总额4215万元。按照20%的税率,扣除缴纳843万元税款外,这名彩民实际可以拿到3372万元奖金。消息一出,售出彩票的这家彩票投注站立刻吸引了众多的彩民和记者。
记者了解到,除了电脑彩票,我省还有即开型的“刮刮乐”彩票。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刮刮乐”彩票自7月1日起,成为专项赈灾彩票,筹集的公益金全部用于四川地震灾区重建。
11月2日晚,在沈阳市东陵区文萃路上的一家彩票投注站,记者询问一位彩民“刮刮乐”中奖额并不高,为什么还要买。他表示,由于中奖率相对较高,能获奖很高兴。当记者告诉他,彩票的收入将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群众时,他更高兴地说:“彩民能中奖,灾区能尽快建好,我这十元八元的,还真有意义! ”
尽管彩票中得一等奖可以获得500万到800万的大奖,可以支撑起一个家庭未来二三十年的开销,但是,记者了解到,很多彩民还是抛却了功利性,以一种轻松的心态购买彩票。
在沈阳市和平区当公务员的程先生身兼“彩民”和“股民”两种角色。在炒股的同时,他也经常买彩票,尽管买彩票两年来只中过几次50元、10元、5元的小奖,但程先生仍然乐此不疲。他现在每周买三次超级大乐透,每次两注,但并不追加投注。这样,一周支出12元。一年下来六七百元,相当于他请朋友吃了三四顿饭。程先生乐观地说:“如果真能中一等奖更好,不中,也无所谓。我奉献的同时,彩票也带给了我快乐。 ”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王晓强采写、孙福义摄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