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跻身中国金融生态区 |
2009-04-30 |
|
辽宁日报讯 记者张艾阳 金晓玲报道 11月2日晚,由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和中国金融网共同主办的“能源与金融世界论坛暨第三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开幕式上,凭借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魅力,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作为东北三省唯一代表,获得 “2008中国金融生态区”称号。
将生态这一概念引入金融建设领域,是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从实际出发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体现,正如沈河区区长、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庞洪波所言,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生态,只有构筑好和谐的金融生态,才能及时为经济发展“补血”。金融生态是指金融发展成长中所需要依赖的外部环境,其涉及领域涵盖了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甚至包括历史文化环境等。金融是城市经济的血脉,金融生态更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基于这种认识,成立于1992年,我国除上海陆家嘴以外唯一的以金融商贸为属性的省级金融开发区,辽宁省、沈阳市确定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提早着手金融生态建设,全力打造软硬环境兼备、总体规划科学、配套设施齐全、交通通讯发达、政策环境优越、服务体系完善、金融生态良好、综合实力强大的投资区域。 2003年,沈河区被评为全国首批50家诚信安全区之一,开创了开发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征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2006年,开发区与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部联手,在东北地区率先进行了金融生态区建设的深入探索。
开发区首先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投资环境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纳入了政府的目标考核范围,并建起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服务对象的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努力通过强化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积极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使银行同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预防信贷发放的潜在风险。同时,开发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同业自律,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和有序竞争,强化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共同维护健康良好的金融秩序。
经过不懈努力,一个立足东北、面向东北亚、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东北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金融产业区和金融功能区正强势崛起。目前,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初步建成了以金融商贸为主导,以总部经济和流量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单位土地面积金融商务机构存贷款密度最高、金融业税收贡献率最大、投资强度最大、金融服务与监管职能兼备的金融产业聚集区。与东北区域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相匹配的现代功能楼宇、配套基础设施和都市文化品位,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据统计,目前入驻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的金融机构已达66家,囊括了进驻沈阳的全部内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美大都会、首创安泰、中华联合财险等知名保险公司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业务增势强劲;东北地区第一家跨区域经营股份制商业银行——盛京银行、东北产权交易市场的核心发起机构——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辽宁省农村联合信用社等一批总部机构,以及国内外会计、律师、评估、中介等商务服务组织都汇聚于此。2007年,开发区内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已经占据沈阳市的1/2、辽宁省的1/5、东北地区的1/10。开发区以不足沈阳市万分之一的地域,支配了超过全市1/3的货币流量,区域金融聚集和辐射能力正高速强化。
而经过“十一五”期间新一轮城区建设,目前开发区建成、在建和即将建设的高档商务楼宇达到120余栋,总投资金额890多亿元。由香港恒基兆业集团投资兴建的沈阳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以北第一高楼。目前,东北世贸广场、东北金融广场和恒隆市府广场等重大功能性与标志性兼备的大型项目,已经成为沈阳最具吸引力的国内外金融商务等功能总部的聚集地,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