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红的灯笼、喜庆的对联、漂亮的红绸,迈进沈阳故宫,老百姓处处感受到张灯结彩的年味儿。春节是一个和谐、亲善、享乐的节日。除了“冻豆腐、买肉、蒸馒头”外,人们更注重文化活动。沈阳故宫过大年文化系列活动从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一)就开始了。与此同时,省博物馆也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在沈阳故宫,人们可以看到“吉祥———院藏文物吉祥纹饰展”、“娄东画派书画展”,目睹“格格回宫过大年”的情景。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沈阳故宫精心撷选38件有吉祥纹饰的清代宫廷器物来举办“吉祥———院藏文物吉祥纹饰展”。据介绍,“吉祥”,源自《易经》“吉事有祥”。吉祥图案以含蓄、谐音等手法,组成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为认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标志之一。
“娄东画派书画展”,展出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盛名的王鉴、王原祁等7名清代画家的18幅精品。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有清代大画家王时敏的《设色仿古山水画轴》、王鉴的《墨笔溪山访友图轴》、董邦达的《清溪落雁图轴》等上乘佳品。由于是宫廷藏品,很多书画名作上盖有帝王玉玺。像钱维城的一幅《墨色竹院清吟图》上,不但有乾隆御题,而且有“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御览之宝”等8枚皇室鉴藏印记。据介绍,娄东派亦称太仓派,17世纪中叶由江苏太仓的一批山水画家组成。娄东画派师承者甚多,不但统治了整个清代画坛,影响力甚至延续到今天。沈阳故宫是清代开国时的盛京皇宫,现在院藏的历代名画有1400多幅。
“格格回宫过大年”活动,独具风韵的满族服饰,原汁原味的清初皇宫,给中外观众带来难忘的过大年体验。据了解,即使在清朝时,“格格服”也不是一般满族百姓家庭常备物件,平常人家女子也只在过年走亲戚时才穿上,年过完了就收起来。近年来,人们对节日文化活动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市民选择春节期间去博物馆看展览,感受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人们在省博物馆可以看到“辽河文明展”、“明清工艺品展”、“中国古代碑志展”、“辽代陶瓷精品展”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辽河文明展”汇集了辽宁地区建国以来历年的考古发现与遗存,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辽河流域的悠久历史、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建国后首次展示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的文物专题大展。展览由“文明曙光”、“商周北土”、“华夏一统”、“契丹王朝”、“满族崛起”五个部分组成,融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既有精美的文物、场景复原等立体形象展示,更有大信息量的文物、历史相关知识触摸屏电脑查询以及幻影成像、影视多媒体演示等对展品历史内涵的揭示。展品的时代跨度从距今28万年前的营口金牛山人人骨化石直到清前期的满族文物遗存,数量丰富,体系完整,精品荟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
据介绍,辽代陶瓷是辽博的特色收藏之一,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其烧造工艺和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辽代陶瓷精品展”汇集了馆藏辽代陶瓷精品200余件,主要从辽瓷美学与工艺、辽宋陶艺的交流、辽瓷技术的传承等三个方面,系统体现了中国北方契丹族所创造的辽代陶瓷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中国陶瓷史上的独特地位。历代碑志,也是辽博的特色珍藏之一。其中,东汉《司空袁敞碑》、《熹平石经》、三国《正始石经》、《毋丘俭丸都山纪功残碑》、洛阳北邙山出土的北魏元氏皇室帝王嫔妃子孙及东魏、北齐、北周王侯、名宦重臣志石,特别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的辽代庆陵圣宗、兴宗、道宗及其皇后的十五通哀册,皆为国宝级珍品。《中国古代碑志展》以上述珍藏为主,解读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建置、职官制度、民族融合、民族谱牒、民族习俗等时代状况及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书法艺术的演变风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