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调查:人才缺失 社区卫生咋成“气候”[图] |
2009-04-30 |
|
“寻找社区卫生发展之路”系列报道·人才篇
建议:设专项资金,支持“大医院 社区医院”深度合作
设人才计划,培养全科医生应对各种临床状况
大医院收费高、看病麻烦,却门庭若市;小医院方便价廉,环境改善,仍门可罗雀。要使这种现象得到改变,社区卫生必须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首诊的重任,可问题显而易见:多数社区医生的医术有限,怎么办?
3月11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社区卫生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市胸科医院医生为社区居民免费体检。王雁、常诗谣摄
编者的话
15分钟从家步行到医院,享受药品零差价政策……近几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展开,老百姓欣喜地发现“咱身边的社区医院已大变样”。然而,在对社区卫生的持续关注和采访中,记者通过与社区医生、卫生官员、专家等的交流发现,社区卫生的发展面临一些难题。如何面对,如何破解,各方人士正在积极探索、思考……
[困惑]
总量不足——一个医生管500户
沈河区山东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解家有总是来去匆匆,除了正常坐诊,他要负责上门给500多户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体检……“每天从早忙到晚,节假日都搭上,也只能是基本完成任务”。
社区卫生转制后,人员编制没增,工作量却增加了。“社区卫生门诊量增加了近60%。”和平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负责人付文丽说,到社区看病的人多了,医生还得承担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的职能。
记者了解到,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一个医生,坐门诊就不能下社区,下社区门诊就得关门。分身无术的社区医生不抱怨辛苦,就盼着能再加点人,“总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
编制成卡——人才短缺却引不来
“有用的人不够。”这个问题困扰着沈河区卫生局局长崔卫星。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编的社区医务人员中不乏无法胜任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依照规定,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必须经过市里统一考试。但上一次考试还是两年前,在社区卫生快速发展的这两年,社区医院因为一个“编”字堵死了引进人才的“门”。有人退了但补不进来,岗位需要能人但引不进来,社区卫生用人无自主权,只能将就着用现有的人。
“请外援”只能是“过渡性措施”。像沈河区,除了在编人员外,外聘将近200人,占在编数的近1/3。和平区在岗的1052人中,外聘284人,其中有大医院退休的资深医生,还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弊病很快凸显,因为没有编制,同工不同酬,许多年轻人有机会就另寻高就了。
“就目前的工作量来说,一个中心再聘3个大学生都不多。”沈河区有关负责人说,从培养人才梯队角度来说,大学生进来后至少得摸爬滚打三五年才能胜任,如果社区卫生能自主用人,每年进一批,五年后,社区卫生就能实现基本“换血”了。
[破解]
授之以“渔”——医疗专家下社区
“我走了,得给你们留下一个吴可光。”沈河区的社区医务人员被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循环科教授吴可光的话所感动。“大专家下社区带队伍”是沈河、和平等地区在探索解决人才问题中受益的途径之一。
吴可光每次到社区,半天给居民看疑难杂症,还有半天负责讲课。他让社区医院安排一至两次查房,每一个病例都成为他现场授课的教案。在目前人才引进制度没有改变的状况下,通过这种方式,对提升现有社区医务人员的水平大有裨益。
去年10月,和平区启动了医大专家进社区项目试点工作,16名专家轮流下社区讲课。“这就意味着社区医生能同时接受到16个专业的临床培训”。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医生从专家处学会本领,比专家来给居民看病更重要。但基层社区医务人员担心的是,他们之所以能和大医院合作,是得益于一些有时限的试点项目。要将合作长期开展下去,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显然难以实现。因此,他们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大医院 社区医院”的深度长期合作。
培养计划——全科医生已经入学
“现在的全科医生都是过去的专科医生在参加了半年或十个月的培训后拿了全科证上岗的。”记者了解到,事实上,社区卫生服务更渴望有真正的全科医生到一线为居民服务。
由于课程设置的滞后,到目前为止,辽宁省还没有全科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全科医生的缺乏成为普遍问题。但记者也了解到,“这个情况将得到解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副主任王爽表示,经过严格审查考核,10名有社区医疗工作经验且具有学士学位的学员已经正式入学,接受系统的全科医学培训。三年的学习中,除了理论学习外,他们将在内、外、妇、儿等20个科室中接受临床技能的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应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姓健康守门人。本报记者 朱晓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