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宁夏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宁炼循环经济“两段论”——改写“公鸡和蛋”的故事
2009-04-30


  漂着油污的深褐色废水经过深度生化处理后,变成汩汩清流。9月3日,记者在中国石油宁夏炼化公司充分感受到企业投资2980万元建设的深度生化处理工程的神奇所在。据了解,随着这项治污项目的实施,企业已于日前如期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每年减少向黄河排放工业废水218.4万吨。

  花巨资治理工业污染、节能降耗,被一些人认为是花钱养一只不会下蛋的“公鸡”。然而在自治区重点骨干企业———中国石油宁夏炼化公司“公鸡和蛋”的故事正在被改写:截至目前,两年多来,宁炼投资1亿多元养的“公鸡”不仅下“蛋”,而且个个是“金蛋”。让“公鸡”下“蛋”,宁炼也有个认识、实践过程。宁炼人将其归结为循环经济“两段论”。

  树立节约思维,循环经济一段论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石油宁夏炼化公司前身是宁夏炼油厂,历经多年发展,公司形成了原油一次、二次加工体系,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聚丙烯、液化气、高纯氢氧化钾、盐酸等。正是这样一个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大型企业,2004年前经营状况举步维艰,连年亏损。究其原因,世界原油、成品油市场波动加剧,原油价格高居不下,成品油价格不到位;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不利因素纷纷成为宁夏炼化公司加快自身发展征程中的拦路虎。2004年新一届企业领导班子提出“炼化结合,走炼化一体化之路”的发展思想,紧盯市场,调整各项计划,制订最佳装置运行方案,不断优化岗位操作和工艺指标,拧紧浪费闸门,从企业内部“扫浮财”。仅用水由过去的加工吨原油耗水1.33吨,下降到0.95吨。正是凭借着从一滴水、一度电向员工灌输节约意识,从生产的道道环节“抠”效益的做法,一年时间宁夏炼化公司共加工原油10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7.22亿元,同比增长8.09亿元,上缴税金2.45亿元,同比增长3757万元。由亏损转为赢利,节约的效能使企业上下服气。

  技术创新,依靠再生资源投入,循环经济二段论

  节能技术的推广,一方面使每个产品的原料消耗和能耗指标得以准确厘定,一方面使循环生产得以实现。瓦斯是宁炼重油催裂化等装置在生产中的反应产物,过去这一副产品只有很少一部分得以回收利用,剩余部分只能放空燃烧。生产区内的大烟囱,多年如一日不间断地向外喷射着高达30多米的熊熊火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大气造成污染。宁炼投入980万元确定了干气发电技术改造项目,对炼油装置中过剩的瓦斯气体通过燃气机组发电,实现对能源的综合再利用。项目投运以来每年新增经济效益300多万元。治理完“火焰山”,企业又剑指资源回收。宁炼采用丙烯膜法回收技术,在低压丙烯回收罐泄低压瓦斯系统增加膜回收系统,将外排不凝气中的丙烯进行回收,降低丙烯单耗,平均月回收丙烯60至80吨。由于在生产环节上实施了10多项节能、环保性极强的循环生产技术,企业如今已初步形成了废物再生利用的内部循环,且成效显著。

  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企业炼油装置累计加工原油82.44万吨,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52.72%。在降低物耗、减少排污方面,2006年上半年企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同比节约标煤1211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了97%,其中凝结水回收率达到96%;加工原油节约用水1.05万吨;原油加工损失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手握着这份主动型循环经济“成绩单”,宁炼总经理陈忻认为企业节能动力最早源于生存需要,后来是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企业不仅要承担起赢利责任,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他说:“在环保节能建设上投入多大,企业都舍得,也能从中获得超值回报。这是管理的力量更是技术进步的力量。”

     相关链接
    · 宁夏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工作48
    · 黄河小镇 明清神韵—横城项目
    · 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在银圆满
    · 三本征集志愿今填报
    · 缺人忧虑困扰宁夏卫生事业
    ·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羽锦赛银
    · 宁夏体育大会轮滑比赛收兵
    · 宁夏老年人全国健身大会获四
    · 宁夏27位作家"齐聚"《民族
    · 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宁夏四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