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名言。2003年中宁高中入学率只有29%,高中教育成为百姓最不满意的“慢船”。2007年秋季开学,这条“慢船”向百姓交上一份出色答卷:全县高中入学率已达81.6%。
高中入学率4年提升52.6个百分点,得益于中宁举全县之力,像办大学一样建设县一中。走进这所中学,恍如走进高校。1800多名住校生,8个人一个宿舍,住得和大学生一样宽敞;103亩草坪,2万株树木,校园美得超过了许多名牌大学。和区内中学相比,中宁一中更显 “奢华”:占地48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学楼有微机400台,生机比高达7∶1。
由于高中教育阶段财政投入不足,2003年秋季开学,中宁县高中入学率只有29%,也就是说有71%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上不了当地高中,成为民生第一难题,群众呼声强烈。在2004年中宁县“两会”上,解决上高中难被列为一号议案。中宁县委和政府下决心投入1.25亿元,新建一所在全区30年都不落后的中学。2004年,吴邦国委员长到中宁考察了解到一中情况后,安排中央有关部门给予1000万元支持。自治区也投入900多万元。几年来,县财政殚精竭虑地为一中投入了9000多万。学校于2004年8月开工,一年后招收首批学生,目前在校学生已达3000多人。
并不雄厚的中宁县,有必要把县一中建成全区硬件设施数一数二的中学吗?县委书记胡东升说,教育投入应适度超前,这比以后被动投入其实省钱,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可提前好几年享受到更多的教育带来的社会效益。建一所优质高中的社会效益,不亚于一个年产值10亿元的企业。
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宁一中基础设施非常好,招生两年来教育质量迅速攀升,有20多名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获奖,一大批赴银川、固原等地读高中的学生纷纷“回归”该校。(记者 杨兆海 马文锋 高鹏 永锐)
·点 评·
上高中难,是全区各地都无法回避的发展瓶颈,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解决不好就会拖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就会成为那条决定船队速度快慢的“最慢的船”。
中宁县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是公共事业,政府责无旁贷地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优先发展教育,举全社会之力及时投入,甚至超前投入,让百姓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