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性化服务博得赞誉声声
70多岁的杨金富老人是银川市的一位普通穆斯林群众,日前他顺利完成朝觐回到银川,老人说:“我腿脚不好,这次朝觐一路上食宿、交通都有政府派人照顾,我才能顺利完成功课。”
2007—2008年度,宁夏共有1000多位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这是宁夏穆斯林朝觐团首次从银川出境直飞沙特阿拉伯。2008年1月3日中午,随着最后一架包机平安降落在河东机场,宁夏穆斯林朝觐群众圆满完成朝觐功课,顺利回到家乡。
宁夏穆斯林朝觐人员首次直飞沙特阿拉伯
2007年,是宁夏穆斯林朝觐团首次国际包机从银川出境直飞沙特阿拉伯。过去,由于条件有限,宁夏朝觐群众只能从北京、兰州中转出境,时间长、费用多。
为方便朝觐群众,2007年初,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明确要求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宁夏穆斯林朝觐人员在年内实现直飞沙特阿拉伯。自治区代主席王正伟专门召集有关部门下达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自治区宗教局、口岸办等部门和宁夏伊斯兰教协会多次联系国家相关部门与各大航空公司,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07年11月22日,宁夏、陕西两省区1900多名朝觐群众从银川河东机场分七个架次直飞沙特阿拉伯。
此次执行朝觐包机任务的东航A340-300型飞机,是银川河东机场建成以来起降的最大型飞机。为保障安全起降,航空公司派专人实地勘察和测量了跑道、滑行道、机坪等设施。宁夏机场集团投资上百万元购置设施、改进技术,建设了国际航班起降管理平台。
七架飞机呼啸着飞向蓝天,广大穆斯林群众盼望已久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人性化服务温暖朝觐群众
“我婆婆71岁了,这次朝觐期间扭了腰,还闹肠胃病,多亏随团医生照顾,才圆满完成了功课。”
回族群众高月梅提起这次朝觐的组织工作赞不绝口。这次,她和71岁的婆婆马凤莲一起朝觐。朝觐期间,马凤莲老人先是肠胃不舒服,接着又扭了腰。随团医生得知后及时给老人治疗、按摩,每天到老人的住处询问病情,老人的身体很快康复。
杨金富老人腿脚不好,转天房前怎么使劲也跟不上大家的脚步。发现老人没跟上队伍,宁夏团随团人员急忙回头找寻。眼看着朝觐时间就要过去了,老人却掉队越来越远。团长急中生智从路边租了一辆轮椅,请宁夏团两位年轻朝觐人员推着老人完成了转天房的功课。
看到年迈的杨老汉顺利完成功课赶上了队伍,宁夏团里的朝觐群众高兴地鼓起了掌。随团工作人员告诉大家:“你们放心。”
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黑富礼告诉记者,近年来,宁夏朝觐活动越来越有组织、越来越有秩序,宁夏朝觐团由5个地市的分团组成。随团工作人员要从食宿、医疗、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尽可能为朝觐穆斯林群众提供方便。
2007年,为确保朝觐人员健康和人身安全,宁夏朝觐团随团医生人数达到11人,带了价值4万多元的医疗用品。在抵达麦加后他们就成立了医疗站,并设立值班人员24小时轮班制。朝觐期间,这个临时医疗站每天要为50多名群众看病。因为团中多是腿脚不便的老人,随团的中医针灸师非常忙碌。与往年不同的是,2007年宁夏团还安排了10位“伊玛目”。他们都是宗教知识渊博,懂阿拉伯语,并在本地有一定威望的宗教人士。朝觐期间,他们随时为朝觐群众解答宗教问题,带领朝觐群众完成宗教功课。
有序朝觐展示宁夏新形象
每次朝觐,都是一次外事活动。2007年宁夏朝觐团首次国际包机直航沙特阿拉伯,友好、文明的形象受到沙特阿拉伯工作人员和当地穆斯林群众的赞赏。
宁夏朝觐人员在朝觐前接受了培训,学习朝觐规定、各种纪律法规,卫生防疫、应注意的事项等一系列有关知识。朝觐期间,他们非常注意在对外交往中维护国家的尊严,展示中国及宁夏穆斯林的良好精神风貌。
宁夏朝觐群众说,因为是政府组织,中国朝觐团的食宿条件比其他国家的好。沙特阿拉伯工作人员一看到胸前绣着五星红旗的中国朝觐群众格外友好。大家感到做一个中国人受尊重,很自豪,每次出发前都互相提醒:“我们来朝觐代表了宁夏穆斯林,代表了中国穆斯林。一定要注意形象啊!”
“朝觐期间,几百万人挤在一起,上车、乘电梯都需要秩序。我们宁夏团到哪里都是排着队一个一个走,让老人先上、让妇女先上,很文明。沙特阿拉伯的工作人员高兴地给我们竖大拇指。”穆斯林群众单玉海提起这次朝觐非常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