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再也不用担心借读费问题了。”银川市二十六中初三学生张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满怀希望。
张佳就读的二十六中前身是银川市金凤区良田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中学,校长王永志说,一条唐徕渠将兴庆区与金凤区划界,也成了学生们读高中的 “分界线”——— 渠东边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中、二中名校,而渠西边的大部分学生中考归宿是田家炳高级中学。
“只要努力学习,都可以考入名校。”2007年7月颁布的中考 “新政”点燃了张佳的希望。为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推进校际均衡发展,我区对中考制度进行改革: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时,将7所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县(市、区)所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总数中30%的名额拿出来,依据所属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分配到35所初中学校。
杨芳旭是这一新政的首批1277名受益者之一,2007年中考,她以664分的成绩,以指标到校名额被自治区重点高中一中公费录取。“当初也曾经考虑过择校,但择校至少要花五六千元,远远超出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家门口上初中照样考名校。王永志校长说,指标到校缓解了薄弱初中、农村初中的生源压力。“现在考验的是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校与校之间不再有升学上的竞争,缓解了学校的压力。”以前,经常有家长因为择校,将孩子转入兴庆区上学,而因为没有成绩好的学生,学校、教师的管理也很松懈,学生也因升学无望不愿学习。随着这一政策的普及,给校长们带来意外的惊喜:“2007年秋季开学,还有两个兴庆区的学生转入我们学校来呢,学校年年都有不少学生考入重点高中。”王永志说。“现在,教育均衡离普通百姓越来越近,今后,家长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学劳神费力了。”家长章威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