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作为我省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在“只有走出去才能生存”的理念下,一批批贫困山乡的农民群众在政府引导、能人帮助和亲帮亲的带动下,靠着自己清真拉面的手艺,走出大山闯天下,在“一年打工仔、两年拉面匠到三年当上小老板”的打拼中,6.8万人在全国26个省市,205个大中城市,近万家拉面店演绎了“拉面经济”作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的波澜壮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2007年以来,全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动员能人返乡,尽最大努力帮助无法出门打工的贫困群众找到了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希望之路。 tujian.org
今年三十出头的马穆萨是从化隆县群科镇走出去的拉面店老板,从最初东拼西凑2万多元钱开小面馆到如今拥有百万资产的老板,他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十年前,在县就业局等部门的帮助下,到深圳开了一家拉面馆,经过多年打拼,目前,光家族姐妹在天津就有40多家拉面馆,自己就有13家。他感慨,不管干什么必须要有政府的帮助才能发展,有了政府提供的条件才有机会走出去。去年,县政府还有办事处都动员我们返乡创业,现在我自己的条件好了,就应该回家乡帮助那些出不了门的群众,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化隆县群科新镇建设和日益富裕起来的乡亲们土木新建需要大批砖材的情况,马穆萨率先在家乡群科镇滩北村开办了环保砖窑厂,并且吸纳了80多名本村和相邻几个村庄的农民群众进厂务工,带领他们到陕西、甘肃、宁夏等附近省份的砖厂考察参观,还对他们开展了技术工和农民工一对一、手把手的岗前技能培训。眼下,马穆萨聘请的技术人员正在对新引进的砖窑机加紧试机,希望尽早惠及乡亲。在厂务工的53岁的萨里海老人告诉记者,因为上了岁数没法出门打工,他和老伴靠着两亩薄田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没想到自己已经这把年纪了,还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让全县更多的贫困农民群众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给更多群众创造就业机会,该县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广泛利用在化隆籍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设立的62个办事处的百名工作人员牵线搭桥,积极发动在外创业成功的化隆农民群众返乡创业,带动走不出去的贫困乡亲共同致富。此外,在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技能培训和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创业资金支持体系,每年筹措不少于1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抵押金,与地区分配的劳务周转金、县财政解决的1.5%的城乡统筹金的70%以及地区下拨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借款实行“捆绑式”使用,搭建由县就业部门具体操作的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平台,重点扶持有创业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外出返乡创业者和其他人员,并根据创业人员的还贷能力和财政状况,逐年不断注入资金,扩大资金总量和放贷范围,不断加强对拉面创业群体的管理和引导,使拉面经营者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向品牌化方向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实力,依托特色发展后续产业,加强了县内清真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培育发展集清真牛羊肉生产、加工及运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创业,扩大就业、稳固就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41岁的马云是从化隆县扎巴镇挖隆沟村走出去的农民企业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他当初的小面馆生意目前已经扩展到百货、餐饮和牛羊肉运输。去年,在县就业、农牧等部门的支持下,他在家乡挖隆沟村着手开建了目前我省最大的牛羊育肥基地。今年,他又承包了村上处于脑山区的430多亩土地种植饲草,不仅使这些土地上的乡亲们每年得到一笔承包费,而且吸纳他们进场务工,发展牛羊育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云告诉记者,占地70多亩的育肥基地马上就要竣工了。到时养殖规模能达到3000头左右,80%是肉牛、20%是羊,可以带动200多户农户实现就业,其中包括15个残疾人。 tujian.org
据化隆县就业局局长韩生军介绍,近年来,化隆拉面在各大城市的经营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目前,全县返乡创业人员兴办实体的有135家,主要从事的牛羊肉冷藏、牛羊育肥、空心砖厂等实体,成为劳务输出的又一个主力军,同时,也已成为带动全县家门口就业的主要渠道。(作者:叶文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成功把手百货创业群创业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