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颖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8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具有内在紧密联系,是一个严谨的体系,体现着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对客观价值关系揭示的彻底性,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概括的准确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高度的统辖性,它贯穿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学说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指明的通向更加美好的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理论创新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的具体探索和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审视,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民族精神财富的展现和发扬,以及对人民群众在新的伟大实践中的美好品格的提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新发展,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上,对人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的概括。虽然四个基本内容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历程中,曾提出于不同年代,但在今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把它们凝结、概括在一起,绝不是权宜之计的组合,而是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客观的要求,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具有理论上的完整性,对事物发展规律揭示的彻底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分析及路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曹宗平在《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撰文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源自城镇就业收益与所付成本之比较。就其支付成本而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社会成本。尽管这三项成本每时每刻都左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向,影响着其转移行为,但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不同个体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鉴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准的差异、该群体的不同转移动机和自身人力资本特质等要素的客观存在,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应该是基于综合成本分析框架下所推导的逻辑结论,即多元化的转移路径。概而言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形态—县城;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渡形态—小城镇;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限形态—大中城市。虽然除了以上三种依托城镇化所展开的外向型转移安置模式之外,还有一种内向型转移方式,即通过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来扩充农业本身的就业容量,但是,农业的技术进步又不可避免地会部分乃至全部抵消通过农业扩容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所以,这种内向型就业模式的发展前景不太过乐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学生文化环境的优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周挥辉在《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教育处在教育文化环境、历史文化环境、贫困文化环境和非文化环境、反文化环境的复杂交融之中。作为学校,一是要建立文化因素的有效调节机制,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为主,适度参加健康有益的消费性文化活动,保持文化结构的合理分配;二是要建立对非文化因素和反文化因素的有效监控机制,依法清除占领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的色情、暴力、反动言论、不良信息等。作为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坚持以先进文化武装自己头脑,积极参加健康的公益文化活动,合理支配消费文化,坚决抵制非文化因素和反文化因素的侵蚀,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个性良好的优秀大学生。 tujian.org
大众传媒如何有效引领社会思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付钦太在《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思想舆论战线面临的一项新的时代课题,也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职责。大众传媒作为党的喉舌,应积极探索怎样有效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一是大众传媒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旗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其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吸纳借鉴多元化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合理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完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体现共同价值,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二是创新宣传方式,把握媒体传播与引领规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效果。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的有力抓手,旗帜鲜明地批判多样社会思潮中的消极有害因素,把握宣传规律,在深入人心上下工夫,提升引领的有效性。三是强化媒体管理,保障社会思潮发展的正确方向。始终不渝地坚持和贯彻传媒的党性原则,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强化对大众传媒的宏观管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财富收益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