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济南3月3日消息(记者柴安东)日前,有关山东大学的一则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新学期开学伊始,山东大学157名学生[XueSheng]因为学分不达标等原因,面临着“退学”或“劝其退学”的相关处理。同时,有113名学生[XueSheng]由于年平均学分进入“警戒线”,而面临“成绩[ChengJi]警告”的相关处理。”对此,山东大学进行了首度回应。 据介绍,山东大学于本年度春季学期开学初,在学校的内部办公网站上挂出了一则关于核对部分学生[XueSheng]成绩[ChengJi]的通知,通知附件中有未达到成绩[ChengJi]标准学生[XueSheng]的名单。也是这则通知,被部分记者挖掘到,便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但这一数据是山东大学学籍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初始数据,也可以说是一个“草稿”,并不是学籍处理的最终结果。 据山大教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成绩[ChengJi]警示是山大学籍管理的一项制度,目的是督促学生[XueSheng]按时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每年山东大学将做两次学籍处理,春季学期,一般予以成绩[ChengJi]警示,对于成绩[ChengJi]较差的学生[XueSheng]予以成绩[ChengJi]警示或劝退告诫,成绩[ChengJi]警示和劝退告诫不是一种处分,目的是为了更加明确地告知学生[XueSheng]其学习所处的真实状态,使其自省,加倍努力学习;秋季学期除成绩[ChengJi]警示外,达到退学标准的学生[XueSheng],将做退学处理。为了确保学籍处理数据准确,学籍处理结果要经过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务室、学生[XueSheng]本人及学生[XueSheng]家长等多方审核确认才能最终确定。一般情况下,开学第一周,学校教务处根据《山东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对全校学生[XueSheng]的学习情况做统一的数据统计,并根据学籍处理标准确定初步的学籍处理名单,放到办公网上让有关学院和学生[XueSheng]予以核对。由于山大在校本科生接近5万,加之学生[XueSheng]出国交流、到国内第二校园学习交流、休学、降级等学籍管理情况比较复杂,很多具体情况必须由学院等教学管理单位和学生[XueSheng]本人进行确认落实,尤其是学生[XueSheng]实际在校学习时间。为了防止遗漏,教务处公布的数据一般情况下数据范围较大,实际落实结果则远远小于这一数据。 2011年春季学期,经学院和学生[XueSheng]本人确认,山大受成绩[ChengJi]警示总人数为149人,其中年平均学分0-25之间的有72人,年平均学分25-30之间的有77人。受成绩[ChengJi]警示人数占校本部学生[XueSheng]总数的0.51%,其比例比较客观。受成绩[ChengJi]警示的学生[XueSheng]中,因身体等原因,有6名学生[XueSheng]选择自动退学。 据介绍,山东大学一直以来重视教学的过程管理,自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以来,为保证教学质量,督促学生[XueSheng]成长成才,学校教务处在学籍管理方面实行成绩[ChengJi]警示制度,同时提出要像关注经济困难学生[XueSheng]一样关注学习困难学生[XueSheng],对学习困难学生[XueSheng]实行研究生一对一帮困等多种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按时完成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