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记者探访一滴香生产企业:香辛料精油是秘方
2011-03-08

  产品[ChanPin]生产[ShengChan]车间平度市产品[ChanPin]质量检查监督所的检验单一滴香的主要原料[YuanLiao]大豆色拉油

  一滴香,清水变高汤。伴随着一滴香此条宣传语的出现,围绕着这种奇妙配料的争论就从未停止 。2011年3月1日 ,卫生部召开食品添加剂新闻通气会 ,称经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调查发现,一滴香属咸味食品香精,如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无害。然而,由一滴香可引发的争议远未平息。3月7日 ,记者[JiZhe]走访了平度市生产[ShengChan]一滴香的瑞可莱公司[GongSi],探访一滴香生产[ShengChan]全过程,为您展现一个真实的“一滴香”。

  一滴香是怎样炼成的

  记者[JiZhe]在瑞可莱公司[GongSi]办公室主任[ZhuRen]李春强的带领下,了解了一滴香从仓库里的原料[YuanLiao],变为神奇调味品的过程。

  主要成分[ChengFen]有四种

  瑞可莱“一滴香”产品[ChanPin]的标签上,主要成分[ChengFen]有植物油、食用香料、香辛料精油[JingYou]、肉类提取物四种。

  “我们公司[GongSi]生产[ShengChan]的一滴香是油状的,原料[YuanLiao]主要有四种,以食用的大豆色拉油为主,其次是我们公司[GongSi]保密配方的香辛料精油[JingYou],再按比例配以各种不同的香基和肉类提取物加工而成。”据李主任[ZhuRen]介绍 ,公司[GongSi]有专门的仓库存放各种原料[YuanLiao],根据各种产品[ChanPin]的不同配方,仓库管理员根据订单提出不同的原料[YuanLiao]。

  大豆色拉油占9成以上

  “大豆色拉油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YuanLiao]炼成的色拉油,色拉油是加工等级最高的食用油,既可以炒菜,又可以凉拌菜,是新标准的一级油;其次是高级烹调油,属于新标准的二级油,不适合凉拌菜;家里一般吃的调和油,就是两种油调和而成的,营养更丰富,但也不适合凉拌菜。”李主任[ZhuRen]告诉记者[JiZhe],合格厂家使用的原料[YuanLiao]油,都要检查产品[ChanPin]生产[ShengChan]厂家提供的相关证件,如生产[ShengChan]许可证、产品[ChanPin]检验报告等,并且要经过自己公司[GongSi]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货,“因为一滴香9成以上的成分[ChengFen]都是大豆色拉油,所以大豆色拉油的质量至关重要。”香基最贵,是各厂机密

  大豆色拉油是含量最高的原料[YuanLiao],但并不是最贵的原料[YuanLiao],最贵的原料[YuanLiao]是含量甚少的香基,也就是标签中所说的食用香料,它直接决定了产品[ChanPin]的味道和质量。“一般的调味品厂无法生产[ShengChan]香基,香基都是专门生产[ShengChan]的,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一般来说,进口的质量会好一些,但价格也相应高一些。一公斤香基可能就要上万,甚至两万元。”李主任[ZhuRen]告诉记者[JiZhe],香基的进货也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的,每一批产品[ChanPin]都会检查各种证件,只有合格产品[ChanPin]才能进入仓库。整个产品[ChanPin]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香基,“香味如何,味道怎样,基本上取决于香基的比例配方,这可以说是机密。”

  “肉类提取物也是这样性质的一种原料[YuanLiao],也是严格按照相关进货程序,是由专门生产[ShengChan]厂家供货的,肉类提取物是从猪、牛、羊等动物的肉中提取出来的,并不是化学物质。”

  香辛料精油[JingYou]也是提取物

  决定每个品牌独特味道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自己研制的香辛料精油[JingYou],每个厂家的香辛料精油[JingYou]配方各有特点,李主任[ZhuRen]大概向记者[JiZhe]讲述了香辛料精油[JingYou]的加工过程。“香辛料就是咱们常见的八角、花椒、桂皮等,而我们的技术就是把这些香辛料的有效成分[ChengFen]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提取出来,并按照自己研发的配方,按比例加工 ,生产[ShengChan]出浓缩型精油[JingYou],具有我们品牌的味道。”

  由一滴香引发的疑问

  关于一滴香的争论并没有因为卫生部的公告而平息,“清水变高汤”这一看似强有力的宣传,自一滴香遭部分媒体曝光后成了它被批判的缘由。为什么一滴就能满锅香?产品[ChanPin]配料到底是什么?检验检测又有何结论?这一谜团长期困扰着广大消费者,纵使在卫生部已为“ 一滴香”正名的今天,从这一事件中,还有三个疑问尚未解决。

  一问:秘方不公开,出问题谁担

  一滴香的成分[ChengFen]一直是媒体追逐的话题,也是广大消费者希望了解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又和企业机密挂起了勾,秘方到底该不该公开,如果出了问题,责任到底该谁来负?目前尚无定论。

  以青岛瑞可莱食品有限公司[GongSi]生产[ShengChan]的一滴香为例。该产品[ChanPin]在2010年更换了新标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遵循有关食品标签的相关法律法规”。新标签中列明了“一滴香”的性质系“咸味香精 ”,并且注明该产品[ChanPin]“不可直接食用”。除此之外,对于一滴香的成分[ChengFen]配料也作了细化,从原来的“高浓度动物提取物、植物精油[JingYou]”表述为“肉类提取物、香辛料精油[JingYou]、植物油、食用香料”。但是产品[ChanPin]中的“香基”(除去植物油、香辛料精油[JingYou]的成分[ChengFen])究竟是何成分[ChengFen]并未见详细表述。

  “香基的成分[ChengFen]我不清楚,清楚了也不方便透露。”公司[GongSi]李主任[ZhuRen]对记者[JiZhe]说,“但相关的检测可以证明它们是合乎国家标准的。”他说,“一滴香”的味道之不同、口感之差异关键取决于香基,这是秘密,也是一个产品[ChanPin]能否在市场赢得口碑的重要因素。但这个香基究竟为何物,不同的企业不一样,“秘方”却成了一致的称呼。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此秘方的成分[ChengFen]为乙基麦芽酚、丙二醇,并称这两种成分[ChengFen]系化工合成,“不能添加到新鲜菜肴中”,还有媒体称香基系“美拉德反应”后的浓缩物,可能含有致癌物。但《南方周末》曾有调查显示,经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对青岛瑞可莱生产[ShengChan]的“一滴香”进行检测发现,该样品并不含此类物质。“秘方”之下,成分[ChengFen]复杂,孰是孰非,很难辨别。秘方是否应公开?不公开应有哪个部门代为管理,如何管理,这是一个问题。

  二问:为何不能直接食用

  在标签上,记者[JiZhe]还发现了一句“不可直接食用”的字样,这是以前瑞可莱一滴香产品[ChanPin]标签上未出现过的。“不仅一滴香要注明这样的字样,新的相关规范实施后,所有食品添加剂都被强制要求必须注明。”李主任[ZhuRen]介绍 ,一滴香和其他食品添加剂一样,只是一种烹饪配料,需要经过烹饪过程等才可以被食用。“就好像我们做一道菜,要从生变熟才能吃;生猪肉、生白菜,要经过烹饪才能食用,是一个道理。”

  关于一滴香的报道最早见于2010年8月6日的《中国质量报》,该报道称,米线高汤长期使用一滴香,可能危害身体健康。之后不少媒体开始追逐报道,但记者[JiZhe]调查发现,其中频频被引用的观点仍是《中国质量报》的专家观点。此时权威的科学检测和结论尚未出炉,但一滴香俨然已经如一些报道所言,“害人匪浅”了。

  “面对媒体报道,我们坦然面对”,李主任[ZhuRen]称,一滴香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时,央视《焦点访谈》曾来到平度进行调查。“我们陪同栏目组里外转了好几圈,但确实没有问题。”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舆论效应产生后,不管哪个牌子的一滴香都被波及。2010年起,西安、南京等地的一滴香开始从货架消失,公众对一滴香唯恐避之而不及。直至卫生部对正规一滴香进行正名之前,所有一滴香的销售多多少少都受到影响。

  三问:二滴香、三滴香是否卷土重来

  2011年3月1日,卫生部召开食品添加剂新闻通气会介绍 ,经质检总局 、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调查发现,一滴香等产品[ChanPin]属咸味食品香精,如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至此,一滴香的利弊之争一锤定音。

  一滴香正名了,什么样的一滴香合乎标准仍是问题。据瑞可莱公司[GongSi]的李主任[ZhuRen]称,仅平度就有几十家香精生产[ShengChan]点,推及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家,有生产[ShengChan]资格的有多少,没资格的生产[ShengChan]出的“二滴香”、“三滴香”质量如何?无法得知。

  本报2010年10月11日曾经做过关于火锅揭秘性报道,在一些火锅店,高汤锅底是一些调料加水兑制而成,这些底料的成分[ChengFen]曾引起记者[JiZhe]的质疑。之前也有媒体报道,个别企业在蜂胶中添加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以次充好。这些形形色色的“二滴香”、“三滴香”是否会借机卷土重来,是否会打着新旗号涌入市场,目前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在伴随一滴香清水变高汤的宣传出现之际,各方的争论就已经开始,被正名之后,一滴香在市场上销售究竟如何,劣质一滴香该如何防范?本报将会进一步追踪报道。

  文/图记者[JiZhe] 田野许瑶

(编辑:SN021)
     相关链接
    ·制假者曝用特殊手法将近乎废弃石料增值数十
    ·部分考试培训辅导班一期净赚百余万
    ·公安分局发放打架违法成本核算宣传单
    ·访山东公安系统唯一女局长:怕威胁就不当局
    ·记者探访一滴香生产企业:香辛料精油是秘方
    ·网帖称村委书记为母亲建大型墓园 当地否认(
    ·大学生村官患白血病续:将进行造血干细胞移
    ·男子误吞假牙碎片10年不停咳嗽
    ·起吊游艇半空脱落致1死2伤(图)
    ·57岁农妇欲为尿毒症儿子捐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