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概念”,近期正在沪上逐渐生成。“青春汽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以至众多媒体、汽车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的热情参与讨论。
提出“青春汽车”概念,以至进行评比,其本意无非是提倡和鼓励青年人购买家用汽车,而且是小排量汽车,这当然有其好意。
“青春汽车”市场如果能红火,对眼下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克服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无疑是个亮点。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以近300万辆的产销量首超美国位列世界第一,其中私人消费的家用车销量越过10%。而这部分市场的新增消费主力,是市场比例最大的中级车市场,其主要消费群体便是20—35岁的青年人。2004年,这部分群体比例为5.6%,2006年已经上升至10.6%,据业内预测,2009年这一数据还可能有近10%的增长。这对汽车产业的振兴,无疑是个新的增长点。同时,金融危机之下,中国家用车市场能够率先走出低谷,能够风景这边独好,适合青年人经济能力的小排量汽车销售的快速增长功不可没。统计显示,这个市场里高级车销售出现了负增长,而中级车以下销量超过了15%,市场占有率超过70%。而这正是以青年人为主力消费群体的市场。新一代青年人爱车,而且环保意识强,鼓励他们使用小排量车,更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然而事情也要两面看,也不能过头地作为一种消费导向来引导更多的青年人购车。不少青年人偶尔“小资”一把没问题,可要大把地掏出十多万元“青春”一下,绝非易事。小排量车价格再怎么低廉,车价也要10万元左右,加上牌照、购置税、保险费等等,没个15万元左右终难“青春”。现在30岁的青年人,工作也就5年,积蓄也不多,要成家,要买房,靠他们自己的实力,恐怕少有能承受的。更何况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购车一般是排在购房之后,真正要轮到买车,钱袋子恐已所剩无几,哪能“青春”得起来?当然可以贷款买车,但像汽车这样随时会降价的东西,只要能一次付清,少有人会出此“下策”的。实际上,贷款买车的人中大部分经济能力还不够,属于超前消费一族。已经有专家提醒,一味贷款购车,一味超前消费,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教训,我们还是要非常警惕的。更不用说,过分地提倡和鼓励青年人买车,还有城市道路的紧张加剧等社会问题会越演越烈呢!
所以我们看事情,总要“两面观”,既看到“青春汽车”的好意,好的出发点以及它的有利一面,也不能过头地渲染,过分地拔高,而要一分为二、辩证分析,关键是要全面地把握国情、市情和青年人的社情,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拉动消费和规避风险的关系。只有这样,好事情才能趋利避害、良性发展。这一条辩证法,当然不只限于一个“青春汽车”之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