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上海高考数学题到底"难"在哪?
2009-06-10

  对不少高考考生来说,数学是难过的一道“槛儿”,今年似乎尤其明显。相当多的上海考生特别是理科生反映,今年的数学考题挺难。那么,在中学老师眼中,这张数学卷到底难不难?

  学生反应:一致喊“难”

  考完数学,不少学生显得情绪有些低落。一些学生,尤其是理科生直呼:“今年数学卷怎么这么难!”部分市重点中学平日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说:“基础题难度加大了,做起来时间紧巴巴的。”

  不少学生找老师倾诉:“题目分数和题量都变了,我都来不及做了”;“怎么都是新面孔?我有点措手不及”;“模拟题的填空题都是12题,这次突然变成14题了,而且思路很怪,影响我的情绪”……某中学的老师反映,今年喊“难”的学生似乎比往年多。因为数学是在高考首日考的,为了安抚学生情绪,老师们不断给学生发短信,说些“你觉得难,其他人也难”之类的鼓励话语。

  有些家长也摸不清头脑,“孩子中午回家还是一脸笑容,下午回家脸色都变了,我也不敢多问,数学到底考什么了?”

  也有一些数学老师在网上评价:“这次理科数学卷,基础部分的难度提高,前两年基础部分抓牢可以得105分左右,今年保守估计大概得80多分”;“今年的数学卷,对拔尖学生来说也许略有影响,但对普通中学的学生影响可能比较大。”

  教师反应之一:难在“变化”多

  一些中学数学教师认为,今年的题目难在“变化”多。

  首先,试卷结构变化大。前些年高考数学题型和数量已成定势,11或12道填空题,4道选择题,6道解答题。这次高考,填空题14道,选择题4道,解答题5道。

  其次,今年是二期课改全面铺开后的第一年高考,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理科卷对算法、矩阵、行列式、向量、概率统计等内容进行考查,且有较高要求。

  此外,题目“新面孔”多,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也高。不少题目呈现的方式与传统题目不同,要回归为基本数学问题对能力的要求高;有些题给出了新定义、新情境,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教师反应之二:题目并未超纲

  也有不少中学教师认为,今年数学卷并没有超纲,被扣上“难”的帽子不太妥当。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是实施二期课改后的第一批考生,命题组更注重新课程标准,二期课改知识点较之一期课程多了20%左右,因此这次数学高考知识覆盖面比较大。那些数学基础知识学得扎实,善于活学活用的学生,考下来感觉不错。

  有老师分析,前几年的数学卷讲究厚度,在某些知识点上做深做透;今年数学卷更讲究宽度,考核的知识点增多,考察全面,面铺得比较开。比如,今年考到“众数”这个概念,很多学生说超纲了,其实并不超纲,只是平时老师不大注意该知识点;还有一道关于代数的证明题,有些学生说考察到了微积分这个高等数学知识点,其实用常规的所学知识点完全能做出来。

  一些重点中学数学老师提出,今年的数学理科卷也给数学教学提了一次醒。以往,老师习惯以“题型”为基本出发点,训练学生大量做题,只要抓住几个常考知识点“做足”,学生基本能拿分。看来这种教学思路需要改一改,教数学不能有“抓题”思想,应该让学生把基础打牢,能变换多种解题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题:2009高考加油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与同航班一甲流患者密切接触 美新奥尔良市
    ·调查显示:上海车展足够比肩国际五大车展
    ·猪流感疫情十问答:人吃猪肉或猪产品不会感
    ·世卫组织称猪流感病毒可能致人类大规模染病
    ·专家:当新流感病毒株出现就会爆发大规模疫
    ·马英九肯定陈江会成果称航班还有改善空间
    ·克莱斯勒展“爱心车”
    ·CANALI2009秋冬系列在上海发布
    ·伊顿携最新绿色科技亮相2009上海国际车展
    ·上海机场:文明乘机你我共创温馨空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