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上海8.3万名莘莘学子将经历三天的高考检验,在这一关键时刻,有亲人在身边陪同支持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然而青浦区考生朱晨璐想在高考期间见到爸爸的愿望是难以实现了,她的父亲朱金火,作为上海第一批赴都江堰支教的教师,正在青城山脚的一所小学守着三尺讲台,此刻只能在远方用自己的方式祝福孩子。
汶川大地震发生三个多月后,朱金火就与59名同行奔赴灾区,成为青城山学校的一名二年级数学老师,没有像样的住所、像样的教学设备、余震不断、潮湿多雨,但条件再艰苦,朱金火也不敢向家人提起,尤其怕让处在关键期的女儿分心。
昨晚,朱金火在宿舍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女儿,明天考试了,感觉怎么样?”、“放松,好好休息,考完就好”,寥寥几句朴实平淡的话语,透出深深思念。听到女儿自信的回答,再叮咛几句考试注意事项,朱金火满足地放下了电话。他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问女儿:“如果爸爸在上海,要不要爸爸送考?”不过他知道懂事的女儿回答会是:“我自己能行,爸爸还要照顾都江堰的弟弟妹妹们。”
“晨璐,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生活往往属于努力追求的人们,有付出才有回报,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为实现美好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在自己的博客上,朱金火给女儿写了一封长信,他将最后这段话作为赠予临考女儿的寄语,“这也是我对女儿一生的寄语”。女儿这一年表现出的成熟和坚强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据悉,再过3天,首批60名赴都江堰支教的上海教师就将结束一年支教,返回故乡。由于都江堰的中小学期末考试刚结束,朱金火还在为孩子们奔波忙碌,再尽一份力。从去年寒假和家人团聚后,他已有4个多月没见到妻子和女儿了。由于自己是独生子女,照顾年迈父母和料理家事的重担都要妻子和女儿来挑,顾家的朱金火一直感到内疚。然而,正是援建将士的“内疚”,换来了古堰的日新月异。
朱金火表示,等高考一结束,一定要带妻子和女儿重回都江堰,再看看自己挥洒过汗水的校园,再看看孩子们幸福的笑脸。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