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相伴老人共度佳节
昨天,静安寺街道富民敬老院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粽香和药香,静安寺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成员陪伴30多位老人度传统佳节。
9时不到,富民敬老院就热闹起来,静安寺街道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提着好几袋煮熟的粽子和咸蛋上门。社区单位“雷允上”药城员工带来香囊,挨个挂在老人胸前。吃完粽子,一台越剧“大戏”接着上演。社区文艺团队的业余演员接连演出了《送花楼会》、《祥林嫂》《碧玉簪》等传统剧目,乐得老人跟着丝竹伴奏打起拍子唱起来。
宝山:民族之家笑语洋溢
昨天上午,宝山顾村镇的社区居民和少数民族同胞来到“民族之家”活动点,一起包粽子、挂香囊,共度端午传统佳节。
社区居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粽叶、糯米等材料,手把手教少数民族学生包粽子。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新疆班学生穆海热姆是第一次包粽子,社区居民便耐心示范,穆海热姆边看边学,包的粽子有模有样。和穆海热姆一起来的,还有新疆班的其他十多名同学。赛娜瓦尔告诉记者,“节假日里,上海老师也不回家,陪着我们一起过节。”13岁的撒拉族小朋友马艳萍也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学包粽子,大家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民族之家”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闸北:亲子端午其乐融融
昨天,在大宁国际广场,不少带着孩子的年轻家长,将粽子摊围坐得水泄不通。即使耳熟能详的粽子,粽艺大师们也玩出了不少门道:尖角的“小脚粽”、四方的“枕头粽”,还有精致的六角粽。不少家长现场捋袖上阵,学个绝招。配合端午民俗,主办方还贴心准备了各种精致香囊。不少家长现场“解囊”,用以寄托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盼与祝福。
闵行:“龙跃浦江”文化展演
昨天上午,“龙跃浦江”闵行区端午文化节在浦江世博家园举行。
端午龙文化展演上,市民欣赏到了荡龙船、舞龙、水上龙船等精彩民俗表演,还在屈原像前抛掷系着“祈福签”的粽子祭祀祈福。现场还有展示浦江龙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展和现场互动表演。此外,“激情闵行”大巡演及浦江社区邻里节等活动,也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
文庙:“端阳申江”展开幕
昨天的上海文庙飘散着阵阵粽子的香味,由市文广局、黄浦区人民政府、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联合主办的“端阳申江—端午民俗风情展”在这里举行。
9时,风情展在“狮子舞”的节奏声中开幕,随即为孩子点雄黄,为敬老院的老人送粽子,体现了尊老爱幼的端午习俗。来自专业院团的演员表演了与端午题材相关的戏曲和曲艺节目。社区居民包粽子比赛也同时举行。大殿广场的两边庑廊,是”端午风俗展”,陈列着钟馗画、香囊、香袋、避五毒、屈原像、龙舟模型,展现了端午节发展的渊源及演变。
科技馆:“斗草”比试巧力
昨天是端午节,上海科技馆的科学小讲台特地推出了端午特别节目,教小朋友辨别各种植物,并尝试古老游戏“斗草”。
互动小游戏“斗草”一开始,不少小朋友竞相上台,看看谁会“巧用力”。每个参赛者手执一根杨树叶柄,彼此相勾并用力拉,叶柄先断者为输。据介绍,“斗草”也是端午习俗之一,梁朝有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游戏虽然简单,也吸引了不少跃跃欲试的观众。
中小学:看听说做体验民俗
和老人学包粽子,品读屈原的《离骚》,自创棋盘游戏……这个端午节,沪上中小学开展丰富有趣的民俗教育,学生们在看、听、说、做、玩中体验端午习俗,传承民族文化。
教孩子们包粽子,长征中心小学请来了社区老奶奶。华师大四附中开出与端午节有关的拓展课,八年级学生设计了一种有趣的端午棋盘游戏,棋盘的每一“步”中列出了端午由来、历史、饮食等小常识。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提出“健身端午”的口号,举行了一场奇趣运动会。老师们还讲解了如何防疫保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小常识。武宁路小学、晋元高级中学、甘泉外国语中学等学校举行“赛诗会”,学生们通过诗词展现端午民俗,表达“丝竹奏遗韵,龙舟有传人”的爱国之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