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难”是困扰黄浦区老城厢居民的一块心病。日前,厦门路和温州路上的两个公厕正式免费开放,令周边居民拍手称快,也让小巷“总理”朱惠娟稍稍宽心。
南京东路社区云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惠娟手中社区难题一箩筐,“马桶”问题是其一:老城厢旧式里弄一栋大楼住着十多户人家,很多家庭没有卫生间,居民每天要“倒马桶”。而支马路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厕还要收费,一些居民为贪方便,有时会乱倒粪便,游客们也苦于到处找厕所。
民生无小事,居委会的难题引起了黄浦区委领导的重视。居委会“一扇小门”,要同时面对二三十个政府部门,已成为政府部门基层事务的重要承担者。区里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倾听民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而居委会正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黄浦区委书记王文涛日前专程来到云中居民区实地察看,与几位街道和居委干部座谈,进行面对面沟通。朱惠娟提出了老城区“如厕难”问题。她说,要在高密度的老城区腾出空间建“公厕”确实有难度,还可能会出现有人支持、也有人怨的情况。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政府部门拿出有效之策。居委干部们还反映了个别路段交通拥堵需扩路、餐饮摊点影响居民生活等民生难题。
仔细倾听了居委干部们的意见,区领导确定了“解题”思路:对于基本具备解决条件的难题,要即知即改,尽快解决;对于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瓶颈”问题,要及时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顽症”,在制定对策、实施整改的基础上,要力争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如厕难”问题,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当下就能解决的是建一些流动厕所、公厕实行免费开放。而建大型公厕涉及到“选址”,要进行调查研究,尽可能让各方满意。会议刚刚开好,区环卫局局长卞成斌就带着工作班子来到云中居民区,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刚和朱惠娟带着局长一行到现场"踩点"。"这儿空间比较大,距离居民住宅区也相对较远,是否适合选址?"朱惠娟指着云南北路上一处空地建议。几条支马路转下来,卞成斌已心中有数:哪些地方居民反映最困难,哪些地方适合建公厕,哪些地方可摆流动厕所。现场"踩点"当天,区环卫局考虑后慎重决定,以便利居民使用为原则,先对2个公厕实行免费开放,同时马上启动公厕、流动厕所建设选址和生活垃圾定点收集清运等工作,让社区居民和外来游客早日得实惠,把关心民生要求落到实处。在"如厕难"加快解决时,餐饮摊点影响居民生活、交通拥堵扩路等民生问题也排上了日程。黄浦正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区公安、工商、文化、环卫、城管等各职能单位更多参与到社区中来,着力解决社区难点问题,共同推进城区管理。
莫以善小而勿为
编者按:“如厕”一事,当然是小事一桩,但对于身居老城厢的万千居民来说,却是一件大事,甚至可以摆在“三最”之列。黄浦区的领导,以一区之“尊”,放下身段,沉到底层,为百姓排解“如厕”之难,却是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民生无小事,就是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的干部,当然要抓大事,但是老百姓最现实、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其实就是大事。古人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可以转借引发这个道理,就是“小事”之不问,何以揽大局?从学实活动的要求来看,“群众得实惠”是重要一条,如果没有这一条,是很难说明你那个地方科学发展是上了水平的。
解决民生问题,最基础的是靠发展。但发展的成果,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自然地惠及百姓的。这就需要动足脑筋抓转化,将发展成果转化为百姓共享。现在我们的能力、财力都有了提高,解决一些百姓难题是有条件的,关键是我们的干部能不能像黄浦区领导抓“如厕难”一样,真正从“善小”做起,使发展成果惠于百姓,将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