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海选上海“新克勒”的形象大使,哪些关键词可以成为标准?
儒雅、绅士、小资?不!这是“老克勒”的代名词,“新克勒”得有自己的新形象。
籍贯、口音、卖相?错!今时不同往日,海纳百川的上海,对“上海人”的定义早就跟过去不同了。
在日前本市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与会人士就“谁是今天的上海人”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张结海的观点是:“如今,任何一个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都有可能被贴上‘上海人’的标签。”不久前,他去外地一家出版社谈论书稿,离开后接到出版社工作人员的电话:“张老师,我们一致认为,您真是一个标准的上海男人!”对方还为他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做事细致”、“经济观念强”。但事实上,张结海虽然工作在上海,却恰恰不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而他们所说的我的这些做事习惯,是我在来上海之前就形成了的。”
“现在的人们,其实就是把所有像张结海这样具有上海特质、到了上海、适应了上海的人统称为‘上海人’”。这是上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骏为“上海人”给出的新定义。当不是上海人的张结海被视为“标准的上海男人”时,土生土长的顾骏却常常被人说成“不像上海人”。顾骏也常常与出版社打交道,不过,“我就是那种每次去出版社,扔下书稿就走,连稿酬都不过问的人。”所以,在顾骏看来,“如今‘上海人’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地域概念里的上海人,正在慢慢改变。根据张结海针对“上海人”形象所作的一项实证研究,从2003年到2008年,诸如“过分注重金钱”、“斤斤计较”、“冷漠不热情”等以往最被人诟病的“上海人”的某方面特质,已经被不断涌入的新上海人渐渐稀释;大气、合作、包容,正日益成为上海人的新元素。
但文化概念里的上海人———也就是真正符合上海特质的上海人的标准,似乎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在顾骏看来,这个标准包括了三个形容词:事业成功、行为得体、格调到位,三者不仅缺一不可;而且,如果成为上海人也要考级的话,通过了前两项只能算达到了初级和中级水平,最后一条才是上海人的最高境界。“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那个上海兵阿译,仗打得你死我活,还不忘拨弄他那个头发,这就是上海人看重的格调。”顾骏把“格调到位”四个字视为上海人“最后的尊严”,不仅因为格调这种东西是根植于内心的,更因为对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上海来说,格调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精髓。
变与不变之间,上海人与上海一起向前。上海“新克勒”到底什么样?也许我们现在可以说,所有在上海工作、生活、认同并不断丰富着上海特质的代表,都可以被视作上海“新克勒”。而上海人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新形象,也需要所有这样的人来共同创造和完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