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刚入住南汇某大酒店2301房间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本次南航包机随机医学专家———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卢洪洲教授,了解这次旅程中的点点滴滴。
接到命令后一小时出发
5月2日,卫生部紧急通知,由上海派一名医学专家随包机飞往墨西哥接回中国公民。当天13时40分,经最终确认,持有美国有效签证的卢洪洲教授接到指令,立即赶往浦东国际机场,包机将在当天15时左右起飞。
在浦东国际机场,就在他准备登机时,情况又发生变化。他被通知立即到虹桥机场登机赶往广州,等待搭乘南航包机前往墨西哥。
当天18时多,抵达广州的卢洪洲教授落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先借10盒达菲。一小时之后,10盒达菲便送到了他手中。
见缝插针制定应急预案
5月3日上午,卢洪洲教授与南航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共同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他提出的物资保障方案迅速得到了落实:N95口罩、联体隔离衣、护目镜、手套、消毒液、达菲等,均按120名旅客、20名机组人员和1名随机医学专家配备齐全。
考虑到机组人员对该疾病了解不多的实际情况,卢洪洲教授拿出电脑,打开了随身携带的PPT,给相关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乘坐包机的旅客了解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之下,一张10多分钟的通俗易懂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CD片出炉了,这就是南航包机1频道为旅客特别准备的上机第一课。
宽体飞机成“临时医院”
考虑到此次包机系宽体飞机,可搭280余位乘客,而不断更新的信息显示,旅客将可能在100位之内,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患在飞机上可能造成的扩散,卢洪洲教授因地制宜将整个飞机划分成三个区域,即头等舱为清洁区,主要为机组人员休息场所;经济舱为缓冲区,是旅客休息区域;经济舱最后的39—41排为相对隔离区,为有发热等可疑病症者专用区。同时,对乘客实行交叉、分开、隔排就座,并要求全程佩戴口罩。
飞机落地舱内掌声响起
由于事先每个细节都有安排,乘客在测完体温后很快就上飞机落座。“我是由卫生部指派的医生卢洪洲,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传染病学专家,你们的医疗安全将由我来负责……”话音未落,乘客们的掌声响起,“政府想得真周到。这下可放心了!”
昨晚飞机落地,当机上所有人员体温测试均正常时,机舱内的掌声再次响起。
朝夕相处,大家结下了难忘的友谊。依依惜别时,机组人员与卢洪洲教授相互留了通讯方式,相约在打胜疫情阻击战的那一天再聚首。本报资深记者陈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