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业界称为“外百老汇”的,是那些民营的、规模或大或小的“创意剧场”。或许没有固定的舞台,或许只有百来个座位。
最近,“可·当代艺术中心”的“掌门人”周可,投入100多万元添置消防、灯光、坐椅等设备,满心期望想把位于凯旋路上的“创邑源”创意园区里的“可·当代艺术中心”做成一个可以对外营业的剧场。谁料,捧着一堆材料,兴冲冲地跑去审批,又因为所租用的经营场地无法出具房产证等被弹回。周可很无奈:“我们只是想让上海多一个剧场,为什么总是不行?”
这些年,上海涌现出了近30个创意园区,几乎所有的创意园区都意欲推出自己的“创意剧场”,但因为没有房产证、不符合国家“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等,绝大多数没能成功。上海一位主管此事的部门负责人解释:“如果没有房产证,意味着这个场所不具有合法性,就可能有坍塌等风险,因而没法通过审批。”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教授却呼吁:“这些‘外百老汇’剧场要成长。在确保消防合格、演出安全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开辟绿色通道,让更多的‘外百老汇’剧场喷涌出来?”
守着“金山”,依然“看天吃饭”
周可说,自己是干艺术的“农民”,买下了一座“金山”,却依然只能“看天吃饭”。
2007年6月,以每年100多万元的租金,周可租下了“创邑源”里的一幢3层小楼,开办了“可·当代艺术中心”。在周可的设想中,一楼的500多平方米空间,将做成一个小剧场。有了这个小剧场,自己的剧社排戏演戏,就不必四处“打游击”了。于是,她投入20多万元安装消防设备,花40多万元添置舞台灯光,再花10多万元购买活动坐椅,一心想开办可以公开售票的剧场。然而,由旧厂区改建而成的创意园区,很多建筑都没有房产证———这是沪上很多创意园区共同的“历史遗留问题”。拿不出房产证,区文化局就不备案,卫生、消防等部门的审批就无从谈起,“可·当代艺术中心”也就没法公开售票演出。
守着这500多平方米的“小剧场”,周可却不能在这里演出自己创排的话剧。这两年里,周可还是过着四处打游击演戏的日子。这些年,话剧市场空前繁荣,仅去年一年,上海就有87台话剧上演,全年演出话剧2000多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3个剧场、上海大剧院的小剧场等专业演话剧的场所,早已“剧满为患”,“驻场剧团”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常提前1年就把黄金档期给签走了。“可·当代艺术中心”等民间剧社,有戏无处演,只能“看天吃饭”,静候剩余档期。去年4月底,周可突然得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小剧场“D6空间”突然有剧团因故无法演出,空出了6月份的档期。机会难得!然而,仅有1个月,“可·当代艺术中心”是否能抢排出一部新戏?周可连忙问制作人,制作人急忙寻演员,急匆匆排出了话剧《婚姻风景》,6月3日,就进“D6空间”演出了。在守着“金山”,却要“看天吃饭”的两年多里,“可·当代中心”排出了《情书》、《婚姻风景》、《谈谈情,说说谎》等3台话剧,在“游击战”中演出了100多场。
投入了100多万改造剧场,每年又要花费100多万来支付租金,即便这样,周可却不能在自己的剧场里演戏,这让她很感慨:“如果相关法规能与时俱进,不仅我们能在自己的剧场里演出,其他十多个民间话剧社团也都不必为上海仅有的3个话剧小剧场挤破头了。”
创意戏剧,需要创意剧场
其实,在“可·当代艺术中心”之前,上海早就出现了“民营剧场”。
2002年,肇嘉浜路上冒出一个"真锅咖啡剧场",然而,由于拿不到"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不能公开售票演出,2004年无疾而终。之后,飞虹路上出现了"海上海剧场",500多平方米的空间,配备有300多个升降式坐椅,是一个可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媲美的小剧场。2006年10月,现代人剧社以不对外售票的形式在这里演过2场话剧《打面缸》。可惜,"海上海剧场"也没能申请到"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演出不能公开售票,现代人剧社只得取消了在这儿上演经典名剧《捕鼠器》等的计划。如今,这个装备精良的剧场,偶尔用作会场,更多时候空关着。
像"海上海剧场"、"可·当代艺术中心"剧场等新兴的民营剧场,孙惠柱称之为"外百老汇剧场"。美国纽约市有一条百老汇大街,两旁坐落着几十家剧院,在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的剧院称为"内百老汇",上演的都是热门的、商业化的剧目;而百老汇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剧院则称为"外百老汇",演出一些实验性的剧目。孙惠柱认为,上海需要像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这样上千座的大剧院,也需要几百座甚至几十座的小剧场。他告诉记者,仅纽约一个城市,就有1000多座大小不一的剧场,这些小剧场里进行各种戏剧实验,投资不大,却能容纳更大的创意。周可说,东京闹市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里,设了一个80个座位的小剧场;就这个小剧场,竟连续20多年举办小亚细亚戏剧节,让不同样式的戏剧在这里上演。
事实上,如今的戏剧样式,与十几年前相比,早已不是一个"镜框式舞台"就能够装得下的。前不久,以色列卡梅尔剧院来上海演出话剧《哈姆雷特》,他们要求,观众分坐在走道两侧,演员则在观众四周的多个区域表演。找遍上海,他们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可以公开演出的剧场,只能舍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的观众席,在它的舞台上改造出了一个演出空间。周可说:"其实卡梅尔剧院的《哈姆雷特》更适合到''可·当代艺术中心''这样的创意剧场来演出。可惜,即使他们能来,也不能对外公开售票。"
北京"蓬蒿",四合院里"破土"
长三角演艺联盟上海负责人蒋建中告诉记者:"2001年建设部、文化部制定的《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依据的是传统剧场的标准,如规定最小的剧场也需有300-800座;而如今的创意小剧场,可能只有100来个座位,甚至没有固定座位。用以往的剧场标准来衡量,这些形态各异的创意小剧场,恐怕许多条件都难符合。"
"政策禁忌"已经率先在北京被打破。去年8月,北京第一家民建民营的小剧场"蓬蒿剧场"在中央戏剧学院东墙外落成。它由一座传统四合院改建而成,剧场只有80多个座位,是一位名叫王翔的牙科医生创办的。不久,"蓬蒿剧场"便获得了文化主管部门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今年3月8日正式对外公演,如今,各式小剧场话剧在这个"小不点"剧场里演得红红火火。
北京的"突破"令上海演艺界人士感到鼓舞,现代人剧社制作人张余告诉记者,已经有10余家创意园区找上门来,希望与他们联手推出小剧场。孙惠柱建议:"文化法规也要与时俱进,从而最大限度地解放文化生产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