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110位教师竟开出79种课程,一千多人同上剪纸课这是否有必要?日前,由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办的2009年上海市小学德育主题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山寨课程”现象引发激烈讨论。
“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把学校局部的特点放大做成办学特色。”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余慧斌抨击了时下的“山寨课程”现象,例如,某校为了把剪纸办成特色,不仅开发了剪纸教材,还要求一千多人同上剪纸课,这有必要吗?“如果将剪纸作为一种选择性的兴趣小组还比较合适,但一旦用行政命令进行推广,还将其上升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高度,这纯粹是为了特色而特色,反而让校本课程变了味。”
余校长还举例说,时下一些学校搞新童谣课程,要求儿歌教育要渗透语、数、外、德育多门学科内容,“小小的儿歌如何能承载如此多内容?”余校长说,这是对德育校本课程的歪曲,而并非提升。更有甚者,一所拥有110名教师的学校竟开出79种课程,有的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内容杂芜,涉及文学、艺术、天文、经济等许多方面,题目也很新鲜时尚,如“生活厨艺”、“民间剪纸”、“诗词吟唱”等,但却很少有人追问一下开设的理由和必要性,缺乏对课程进行整体构建。
针对有些课程强行贴上“德育”标签的“山寨”现象,余校长最后呼吁,开设校本课程一定要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切忌功利化、平庸化和贴标签,对于质量不高,减少一些开设随意、缺少监控和设计的“山寨课程”。
对此,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杨江丁认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及其发展规律,要有规划和设计。校本课程不能单纯以道德科目、道德要素为课程内容,应该反映一所学校的独特文化和本土地域特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