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jian.org
图片说明:检测显示,基站辐射只有微波炉的四十分之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图片说明:工作人员现场检测显示,基站辐射远远小于电脑、微波炉等电器用品 晚报 刘祥 现场图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讯基站的辐射究竟有多大?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申城的通讯盲点为何越来越多?通讯基站的普及对百姓生活究竟是弊还是利?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新闻晚报》联合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举办“基站辐射知多少?市民自测大行动”,邀请市民随市辐射环境监督站的检测人员,亲自进入通讯基站内部实测电磁辐射情况。检测的结果令现场市民彻底颠覆了此前的认知,基站辐射还不如日常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的一半。
误解1:住在基站周边心理阴影时时困扰
基站下方人员完全不受辐射影响
“我家对面不到20米,就有一个基站天线。我一直很担心,几次想搬家。”家住常德路的王祖炎今年58岁,用他的话说,已经“和基站生活了7年”。基站辐射的心理阴影时时困扰着他。17日上午,怀着各种困惑和问题,王祖炎来到了活动现场,走到电磁、医疗专家面前,走到专业测量器具面前,寻找自己的答案。
活动正式开始前,专家先向市民介绍了国家关于移动通讯基站的辐射标准。据市辐射环境监督站副站长陈宗明介绍,我国目前规定的辐射标准是低于12伏/米,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人口密度大,辐射源头多,为了保障市民健康,本市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只有该区域内的辐射低于5.4伏/米,才符合标准。”
活动现场征集了5位市民前往中山北路上的一个正在工作的上海移动基站进行实地检测。进入基站机房,工作人员用仪器对着正在工作的几个机箱进行检测,结果令在场的市民大为吃惊:“最高也只有0.46伏!”最后,仪表上的数字稳定在0.2到0.3伏/米。
现场指挥检测的市辐射环境监督站工程师朱重德介绍说:“基站的最佳设置高度是高于地面20到30米,其信号发射都是向外的,处于基站下方的人员完全不会受辐射影响。为了保证信号发射尽量远,工作人员在设置时都会调整角度,避免周边建筑物阻挡,即使处于基站周边也不用担心辐射。”
误解2:基站天线可能造成电磁辐射伤害
基站辐射只有微波炉的四十分之一
活动现场又对一些日常家电进行了电磁辐射的检测。“通讯基站辐射不如微波炉“这一曾经被当作天方夜谭的传闻,竟然在活动现场得到了证实。
利用完全相同的检测器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的检测人员将检测仪的感应器对着炉壁一侧,随着微波炉启动,检测仪上显示的数字不停往上跳动。“6、7、8……11、12!”围观的观众一起读着数字,当数字跳到12伏/米时,许多人瞪大了眼睛,诧异的表情写在脸上,“通讯基站的辐射居然只有微波炉的四十分之一?!”
更令市民感到惊讶的是检测人员随后对笔记本电脑进行的电磁辐射检测。根据测试,一台正常开启的笔记本电脑的电磁辐射在0.5伏/米左右,约等于两个通讯基站的辐射量;而笔记本电脑辐射的最高值更是接近2伏/米,大约相当于通讯基站辐射的10倍。
活动现场,从事40年基站维修工作的上海移动退休工程师王元涛表示,基站天线可能造成电磁辐射伤害?这个疑问属于外行人小题大做。“上海移动每年安排全员体检,自己没有查出任何相关疾病,与我一起工作的团队成员都是如此。”
看到整个过程,特别是眼见王元涛等三个上海移动的老工程师的身体状况,“和基站生活了7年”的市民王祖炎终于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家里的电视机、微波炉等电器的辐射加起来,相当于十几、二十个通讯基站了。亲眼看到测出的辐射数值,心里终于踏实了。”
误解3:信号越差,辐射越小
基站覆盖越密集电磁辐射反而小
“信号越差,电磁辐射越小”也是在坊间流行的说法,不少对通讯基站辐射心存疑虑的市民主张避免在所处社区中建立通讯基站,以求“信号差”。
在当天活动中,3位市民专程跟随市辐射环境监督站的检测人员,对信号差的区域进行电磁辐射检测,从而和信号较强地区的电磁辐射进行对比。在镇坪路上某小区车库中,检测人员开始测试,“21.5,12.3,4.3,2.2……”检测人员手拿仪器从车库深处往外走,测试仪器上的数值告诉市民:随着信号逐渐增强,辐射值也在不断缩小。
市民陈忠林颇为惊讶:“原来信号越好的地方辐射越小!”工作人员解释道:“越是信号不好、收信环境差的地方,手机的发信功率就会增大,辐射变得强烈。如果该地区有足够的基站,信号较好,那么辐射值就会降低。”专家表示,信号分布均匀,可降低整个室内空间的信号场强,从而减少移动信号对人体的辐射。也就是说,通讯基站覆盖越密集、越合理的小区,其电磁辐射反而小。
深度探究
误解和抵触让申城通讯面临三大隐忧
据记者了解,由于部分市民对通讯基站辐射的误解和抵触,甚至少部分小区物业、企业单位对通讯基站建设与续约的“漫天要价”,申城通讯建设已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据统计,4年来申城移动通讯的话务量增加3倍,而通讯保障能力却因基站建设难而有所下降。
电信专家坦言,以目前申城的通讯基站能力,要保障本市日常通话业务已捉襟见肘,而要面对2010年世博会带来的海量旅客和通讯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隐忧一:通讯量升,基站数反而减少
虽然近年来上海的通讯技术发展迅速,手机、上网笔记本的普及率也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申城的通讯保障能力却反而有所减少。这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通信盲点,出现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
仅以上海移动为例,目前上海移动的手机用户已超过1300万人,4年以来移动通讯的话务量猛增300%,无线接通率达到99.3%;同时,由于部分市民、社区对通讯基站辐射的误解和抵触,上海移动通讯基站的建设缓慢。4年来,上海移动承载信号和无线数据的基站数目,仅就内环线范围而言,只增加了11%,远远跟不上市内通讯话务量的增长,出现越来越多的通讯盲区也在意料之中。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市中心城区的话务量增长最为明显,该区域通讯基站的新建也最为困难,通讯盲点正逐渐从以往的市郊偏远地区,向市中心人口密集区域转移。
隐忧二:基站建设难,续约更难
记者了解到,目前申城现有的通讯基站大部分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建设的,当时通讯基站和所在小区、企事业单位签订的场地租赁合约一般都是10年。眼下,就在运营商发愁新基站建设难的同时,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些合约已到期的基站,续约工作难以开展,大量老基站面临提前“退休”的尴尬处境。也就是说,申城不仅无法新增通讯基站,反而还会因为老通讯基站的退出而丧失更多的通讯保障能力。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网络部副总经理步彤说,1997年、1998年是申城移动通讯基站建设的高潮,当时建设投用的通讯基站占据本市基站的大部分,随着10年合同的期满,续约非常迫切,但基站的续约却遭遇了严重的困难。
“或者小区、企业大幅提高基站场地租用的续约金额,不少小区开出了天价续约金;或者就是因居民或员工反对,拒绝续约请求”,步彤说,目前上海合约到期的通讯基站约有380多个,“而根据我们的经验,在重重阻力下能够最终完成续约的基站不到半数。也就是说,如果今年无法保证这些原有基站续约,上海将直接损失大量的通讯保障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基站续约难而造成的通讯盲点,目前已经遍布上海900多个居民社区。
隐忧三:通讯恐成上海世博会短板
电信专家坦言,以目前上海通讯基站的建设速率和续约进展来看,明年上海世博会吸引大量国内外旅客,要满足随之而来的海量通讯需求,几乎不可能。通讯能力,很可能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最大“短板”。
上海移动网络部副总经理步彤认为,从预测来看,明年上海世博会至少吸引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旅客,加上上海原有的通讯需求,届时申城有通迅需求的人数至少达1.1亿人。对于满足本市现有通讯需求尚显捉襟见肘的通讯基站而言,要一下子面对陡然增加3倍的通讯需求,世博通信保障有可能成为世博的“硬伤”。
虽然目前世博园区内的通讯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但由于旅客的流动性,本地一些重点区域的通讯缺口很可能在明年世博期间暴露。“这7000万人次的旅客不可能看完世博园区就直接回家,还要在上海的标志性景点、闹市区旅游参观,他们的通讯需求量势必会转移到这些标志性景点和闹市区,而这些区域通讯保障能力的欠缺届时将集中爆发”,步彤不无忧虑地表示,“要满足这些旅客的通讯需求,仅靠目前上海市内环线内的400多个基站是不可能的。以目前的推进状况,即使每天建一个基站,也很难保证世博的通讯万无一失。”
对策:机关大楼“让出”楼顶做基站
记者从市无线电管理局获悉,为了应对本市出现的基站建设难问题,本市将进一步加强基站辐射知识普及工作,部分机关大楼将作表率,率先将楼顶提供给通讯基站建设。电信运营商也将进一步加强基站“共营”,从而减少本市基站总数的建设数量。
解决申城的通讯建设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无线电管理局:打消疑虑,从机关大楼做起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表示,本市所有存量基站及新增基站其建设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为了打消市民对通讯基站辐射的疑虑,本市部分企事业机关大楼率先开放楼顶支持通讯基站建设。据悉,包括浦东新区政府、徐汇区政府、松江区政府、普陀区人民法院、市文化宫、上海市科学会堂等30多处机关大楼率先开放大楼楼顶。
市无线电管理局透露,目前,本市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共设置室外宏基站4700多处、无线信号室内分布系统5200处。
截至去年底,本市已累计开通TD基站3779个,新开通的TD基站全部按照国家一级标准设计和建设,电磁辐射均低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标准,所有新建基站选址均需履行严格的报批和审核。但是根据3G通信的技术要求,本市目前室外宏基站数量严重不足,预计还需要增加30%的基站站点。
运营商:“基站共营”,避免重复建设
三家电信运营商也将加强“基站共营”的合作,即在一个通讯基站中,同时运营三家运营商的通讯网络,从而减少本市通讯基站的建设总数量,减少运营商领域的重复建设,也减少运营商在基站建设上遇到的麻烦。
记者从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获悉,关于“基站共营”,目前上海三大电信运营商已有初步计划。事实上,“基站共营”模式在国际上已有成功先例,而上海本地也曾在洋山深水港的区域内实行过“基站共营”,集约化的建设方式已让运营商尝到节约成本、避免重复建设的甜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各大通讯运营商协调共营基站的同时,也不排除权威机构出台相关的规范,对“基站共营”模式提供政策保障。
专家解析
“基站辐射病”竟是“心病”?
头晕、恶心、高血压甚至不孕不育,目前坊间流传的“基站辐射病”的“病症”可谓五花八门。但医学专家的结论表示: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论证这些病症和通讯基站的辐射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基站辐射病”可能是个误传,心理学家更表示:引发这些“基站辐射病”的“元凶”并非通讯基站,而是市民的心理作用。
医学专家:“基站辐射病”缺乏根据
中华医学会放射与防护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开宝教授说,“目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显示基站与白血病、癌症发生有关,手机信号发射基站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伤害这一结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通讯基站辐射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
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副站长陈宗明表示,其实移动通讯基站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目前上海市区内的基站发射功率基本在都在1瓦以内,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低于100瓦的发射功率就符合健康、环保的要求。”陈宗明说,上海公用移动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一次验收合格率已超过99%,不合格的极少部分通讯基站,也会及时调整。市区内市民根本不用担心通讯基站会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专家:辐射影响小于心理影响
为什么还会有部分生活在基站周围的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呢?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的徐旭东医生表示,这主要是错误信息引导而产生的心理暗示,并且强化了自身的躯体体验;这些人又在一定范围内带动另一些敏感人群产生群体性的意志,从而出现类似病症的群体性发作。也就是说,这些病症几乎都是“心病”。“其实,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要远小于心理作用对人体产生的负面影响。”
专家表示,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可:手机可能干扰心脏起搏器工作,严重时会致使起搏器使用者死亡。而相关实验则显示,手机基站产生的电磁场对人体的辐射强度要比手机还弱一万倍。“根据目前收集到的7000多份相关科学文献,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基站天线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专家点评
世博基站科普,一流城市的公共选择
□王泠一上海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蓝皮书》主编、徐汇区科协常委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应邀参加《新闻晚报》举办的“世博通讯知识普及”的公共活动,感慨良多。事情的起因是由于不少群众对于通讯基站建设的误解,导致了基站建设速度在居住小区的普遍滞后。如果群众的思想工作不做透,就有可能影响上海通讯发展规划的正常实施,直接影响世博期间的通讯质量。基于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晚报》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一系列释疑活动,这也可以说是上海科技节期间的一个亮点。
我在现场参与了与公众的对话。我感到,新技术的产生必然带来对现存社会生活方式的扬弃、乃至否定,这本身就会伴随着旧思维或传统习惯的反抗。先不说今天的基站建设,就是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离开的铁路(它既是生活方式、又是生产方式),100多年前其在中国的命运就更加具有戏剧性。当年,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在上海诞生;但第一次破坏、拆除铁轨的社会行为也发生在上海,理由是隆隆铁轨声干扰了“龙脉”、惊吓了长眠于九泉之下的老祖宗。最后,第一所铁路学校在上海诞生、第一个国产火车头在上海制造,上海因此成为新技术的前沿展台和新生活方式(现在叫时尚或前卫)的演绎客厅。
当年出现这些情况,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清政府还没有大众传媒,少量发行的英文报纸是半殖民地的精神产物,上海老百姓也看不懂。但在21世纪的今天——大众传媒如此发达、国际交往极为普遍、上海公众受教育程度在国内又具领先水平。通讯像火车一样兼具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社会必要功能,手机和电脑也是我们离不开的必需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同火车站一般意义的基站建设,为什么会存在相当的误解呢?
怪群众吗?当然不能!反思一下,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通讯技术和服务的供应方很少举行公共说明活动,经营者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局限在“促销”上,手段也体现在“价格战”上。这方面,我们的电信企业就是和日本、韩国的同行相比,也有明显的差距。
二是新技术必然产生新标准,我们的行业标准太专业化,是专家写给专业人士看的。也就是说新标准的起草者缺少群众观点,不走群众路线,傲慢得很。但群众是消费者、是“上帝”,他们有权责疑,也有权要求出台大众版的新标准说明书。
三是科普工作的力度还不到位,存在明显的盲区。
上述因素的存在及其克服,既是我们今后努力追求一流城市的试金石,也是市场对服务的迫切呼唤。它要求媒体、供应商和职能监管部门形成一个共同体,共同担当对公众的社会必要责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相信: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可喜的是,在这个方面,《新闻晚报》走在了前列。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