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转型中快速发展,民生诉求多元。新形势与新挑战下,如何有效开展地方人大工作,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作为才能贴民心。”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说,人大的地位,不仅源于宪法,更源于人大工作自身的努力和实效。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市人大首次启动监督程序;社会领域立法实践中,市人大“开门”汇集各方民智;代表书面意见办理过程中,市人大变被动等待为上门督办。
面对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民生需求,本届人大常委会敢作敢为,从公开透明中获得公信力、监督力和创造力,试图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民生答卷。
民生监督勇出重兵
7月17日,闵行区政府大楼会议厅座无虚席。“倒楼事件凸显安全监管盲区!”围绕开发商、勘察、施工、监理层层关系,人大代表抽丝剥茧,对涉及工程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隐忧把脉问诊。“这一道道关都把好了,就不会出问题!”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人大勇出重兵。6月27日,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整体倒覆,市人大首次启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监督程序,从专门召开主任会议,启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专项监督,到常委会专题审议,期间举行了多次座谈,实地检查、暗访了9个区的在建工程,涉及到房屋质量信访投诉较为集中的18个工程,监督触角延展到了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各方面、各环节。
涉及民生之本,人大工作赶在前。今年第一季度,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压力突出。市人大转换监督工作思路,变“事后评判”为“事前推动”,锁定大学生、小白领、农民工三种对象,作为政策落实的监督重点,将稳定和促进就业专项监督工作的审议时间提前了整整6个月。3月底,市政府关于稳定和促进就业的“1+3”计划全部出台。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8.16万个,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指标。
民生立法善把尺度
电梯、网吧是否列入禁烟范围?控烟执法松一点,还是紧一点?上海社科院底楼会议厅气氛活跃,来自于市民、烟草、执法各方的20多位听证陈述人亮出精彩观点,听证会交锋不断、高潮迭起。两个多月后的市人大常委会15次会议上,几经审议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表决通过,明年3月1日起本市公共场所有望进入“控烟时代”。
社会领域立法涉及面广,各方博弈激烈,利益平衡难度很大,"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需要破解难题的勇气和智慧。"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杨全心直言。而控烟立法正是本届常委会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的一次有益探索。
探索启示之一是广"开门",让各方利益群体充分表达、碰撞、博弈。立法实践中,市人大越来越注重公开透明,不断完善民意收集、平衡、取舍和反馈机制。养犬立法目前正进入调研、论证阶段,立法者多方问计于民、广汇民智。制度设计上是严格限养,还是善加管理,是高收费还是低收费,立法前的博弈已充分展现。
管理本位与权利本位的关系怎么处理好?根本利益与多元具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协调好?开门之后,还需把握好度。在制定《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过程中,市人大将立法重点放在为政府管理职能"瘦身",将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于服务,并更多地强调发挥志愿者协会等新社会组织的功能,这一立法选择得到各方一致认同。
"民生立法要多关注弱势群体。"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孙运时特别强调,立法对弱势群体要给予更多的"法制温情",防止"沉默的大多数"成为"被立法遗忘的角落"。
上门督办直传民情
10月19日,市政大楼3M会议厅书面意见督办会上,唇枪舌剑的火爆场面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代表刘天陆显然有备而来:"早上我专门去A30川路看了下,还没开通!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开通?"对于质疑,市建交委主任黄融现场办公,当即答复代表本周五开通。
另一位代表钱丽萍同样理直气壮:"都7年了,莘松路为啥还这么堵?"钱丽萍再次吁请,加快对莘松路隧道长期拥堵的排解。
书面意见聚焦民生利益,而对办理结果代表有时并不满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市人大常委会一改历年领导督办惯例,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兵分八路,登门拜访卫生、公安、房管、人保等八家承办大户。上门督办历时一周,138名人大代表积极参与,500多件书面意见得以跟踪办理。刘云耕会后总结:"代表书面意见的处理结果要逐件分析,做到''挤干水分'',这样才可以向百姓有个交待。"
刚刚还躺在黑乎乎泡沫箱子里的肉串,转眼成了食客桌上的佳肴;半桶洗碗水,一早上可承担一百多套餐具的清洗重任……这是人大代表集体暗访后公布的画面。《食品安全法》通过后,市人大瞄准食品安全这一主题,改明察为暗访,了解掌握了大量实际情况,对食品监管体系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诤言声声为百姓。一位代表暗访后感言,"为体察真实民情,我们不搞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