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促进典当业发展的地方立法,可以纳入《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的配套规范体系中,既可以加快立法过程,又可以直接适用已有的政策、规范,如在机构设立、人才引进、业务创新等方面,适用上海金融发展的奖励、支持措施。
在前不久的上海“两会”上,14位市人大代表递交了建议制定《上海市促进典当业发展条例》的议案,引起各方关注。
根据我国《典当管理办法》规定,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典当具有救急解难、拾遗补缺的特点,在帮助中小企业和居民克服生产生活中的临时性困难,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业融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困难也日益尖锐。今年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银行业出于规避金融风险,避免呆账死账,维护金融秩序的需要,尚不能大幅降低贷款门槛,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还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典当业就是开拓的途径之一。
随着典当业的服务对象由个人转为机构,典当品也由传统的金银、珠宝和名表等“老三样”,转为房产、汽车和有价证券等“新三样”。据统计,目前上海典当业务60%的服务群体为中小企业的小额短期融资借贷,30%为城乡市民消费型短期小额贷款,其余10%为市民应急性小额贷款。
典当融资简便、快捷、灵活、门槛低,通过典当业进行贷款既不需要信用调查,也不用找第三人担保,只要有价值的东西便可典当,以质押或抵押贷款的形式很快就能拿到现金。
上海金融体系组成部分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除了加强建设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业务体系外,还需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金融机构与金融辅助机构配套集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与各类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局面。
典当业是金融辅助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典当业作为资金融通的辅助机构,是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典当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类金融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典当业已成为银行等金融业的有益补充,其综合融资功能是主流金融业难以替代的。积极支持典当业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充分发挥典当快速融资的作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加快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上海典当行业协会统计,目前,沪上典当企业约135家,共180个典当营业网点,去年累计发放典当融资款272亿元,提供典当融资笔数达42万余笔。将典当业的发展纳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局中,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健全及典当业自身的发展。
率先为典当业发展立法典当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不少难题。如不少典当企业自身也是中小企业,同样会有融资难、担保难的瓶颈,遇到经营成本高、综合费率高的困境。特别是缺乏规范支撑,典当业发展方向不明,典当企业也未获得相关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典当市场后劲不足。
2005年施行的政府规章《典当管理办法》,规范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不少规定与实践要求及法制发展已不相适应。国家正在对典当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界定政策、进行修法,但直接推动典当业发展的很多措施则需通过地方立法解决。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作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大都市,也作为典当市场的重镇,特别是作为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在地方立法促进典当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头。
促进典当业发展的地方立法,侧重于促进行业发展,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推动政府给予政策及财政税收的支持。需要明确典当业的行业定位、资金担保支持、促进监管规范、舆论宣传引导等方面内容。鼓励典当企业通过购并做大做强,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形成特色品牌。
促进典当业发展的地方立法,应强化风险控制与监管。推进典当行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解决典当企业融资困难;允许典当业分享上海的金融统一征信平台;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建立典当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尽快推进典当行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