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业缺乏京城金融业大型机构总部云集的优势,也缺乏深圳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这样知名的大机构。怎么办?上海市政府考虑把16家金融企业目前拥有的35张金融牌照拿出来吸引大机构落沪。笔者认为,这个办法远远不够,上海金融业要想做大做强,需要三轮齐动。
2009年底,上海市属金融国资总资产约3.16万亿元,净资产总额2991亿元,全年营业收入总额1985亿元,净利润总额425亿元。如何做大呢?3月11日,中移动398亿元收购浦发银行20%的股权,“间接获得”了金融牌照。实际上,笔者认为,上海市政府可以加强全球主权基金与上海金融企业的对接,这将产生无限的想象力。问题是,全球主权基金有意远离欧美回归亚洲,正好一拍即合。这是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第一个轮子。
虽然,上海已谋求形成一个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保险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但是笔者认为,在商品期货上还可以加大品种上市,如生猪期货、鸡肉期货、铁路期货等行业期货的大力推出,也可以大型企业的期货产品。对于债券交易市场要放大中间价上下波幅,只有通过债券市场交易波幅活跃,才能带动参与活跃,才能带动债券市场做大,才能带动企业发债加大。笔者认为,要加大对外企发债的融资功能,加大股市对外发行股票,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市场体系。这是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第二个轮子。
对于国内担心的资本市场放开带来的影响是否无法控制,笔者认为,还是有办法的。国内部分债券、期货可以按美元货币形式进行交易结算,这部分产品对全球开放,中国只需在全球设立多个经营中心就行,变成资金划拨就能进入上海交易。上海交易所收取交易佣金、税费就行,这部分交易品种不存在资金流进流出的冲击。如果想进一步降低挤兑风险,可以按海外资金把资金存进上海交易所海外某经营中心就地把钱取回就行。对于外资参与国内人民币交易结算品种,小额随时可进可出,大单提前预约一周。这样,不至于事发突然,一周时间,足够中国根据市场信息来应付。这是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第三个轮子。
综上所述,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全球化眼光,主动引进全球主权基金,把金融牌照的效率最大化持久化,这样能迅速做大金融业机构。在交易产品上进一步向海内外扩充,进一步增加新的交易产品,通过激活交易波幅来做成全球产品市场。在面向全球交易者开放时,要通过双轨制,这样能迅速做大参与者市场,这是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下的曲线走法。笔者这种三维、立方式同时发展的观点,才是上海金融业三轮齐动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