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似的煤堆高出围墙一米多,地上厚厚的煤面让人无从下脚,几台机器上不时有黑水流出,十多个满是黑泥的渗坑紧挨汾河河道……8月13日,“生态汾河”新闻采访团在途经洪洞县堤村乡时,偶然看到了这个位于霍侯一级公路东侧的洗煤厂,污染现状却让人震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晚7时,参观完正在建设的洪洞县污水处理厂,采访团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带领下,准备返回住处,车行至霍侯公路堤村乡路段时,一个满是煤堆的洗煤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厂房门口还有一个满是黑泥的大坑,显然没有采取任何防渗措施。当记者走进厂区时,一辆大货车停在煤堆中间,几个工人正往车上装煤泥。“以前一直没有人要,今天下午,领导突然让我们来清理。”当记者询问工人,他们是不是早就开始清理煤堆时,一工人这样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随行的当地政府官员介绍,由于地处汾河边上,这个洗煤厂早在去年就已经被关停了,设施也已拆除。但记者注意到,煤堆的颜色比较鲜亮、湿润,厂区东侧还有几台机器在不停地“漏水”,而这些水都流进了机器下方存着煤泥的大坑里,顺着水流的方向,记者在厂区东侧的树林里发现了十多个这样的坑,而那些黑水则通过渗坑旁边的小沟流入汾河河道。“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了。”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李景平介绍,按照相关要求,堆存煤泥的地方必须采取防渗措施,“这个洗煤厂在建设之初就已违反了环保法规,现在虽已关停,但也应该采取措施恢复地形地貌,而且从现场看到的种种迹象来看,他们有可能还在偷偷生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后,采访团一行又沿路来到了堤村乡的干河村,汾河一级支流——团柏河就流经这里。沿路走来,记者注意到,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放着高高的煤堆,而在团柏河干河村路段,厚厚的煤面覆盖在路面上,让人无从下脚,紧挨河道的地方,一个企业露天堆放着大量的煤,没有围墙、更没有挡风抑尘网,河边的草上全都蒙着厚厚的灰尘,看不到一丁点儿的绿色,河水也是浑浊不堪。当地一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常年四季都这样,用手掬起来的水全是黑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在去年5月,全省就已经启动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但采访团在洪洞县却没有看到任何修复治理的动静,而且依旧在给汾河“抹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薛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