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隧洞施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临汾市引沁入汾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王世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施工巡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的一天,我们走进了热火朝天的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建设工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临汾市引沁入汾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王世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这位在我省水利战线工作了许多年的“老水利”的讲述,我们的眼前呈现出了引沁入汾项目全体建设者所经历的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那一个又一个开拓进取的日日夜夜,从开挖每一方土石到主体工程将提前完成那一幅又一幅奋力拼搏的动人画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临汾市引沁入汾工程建设管理局党政领导的带领下,所有参与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的建设者们,为了让沁河汾河早日“牵手”,不畏艰难险阻投身于项目建设,勤奋敬业忘我奉献,在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家园的征程中为我省重点工程建设史写就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河“牵手”之构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汾河和沁河分别是山西省的第一和第二大河流。多年来,由于汾河水量日渐衰竭,汾河中游一度处于断流局面,导致其流经的临汾盆地供水不足,下游河段也污染严重。发源于长治市沁源县霍山东麓二郎神沟,流经晋、豫两省且邻近汾河的沁河,在我省境内有363公里,占沁河总长的74.8%,多年出省水量约11亿立方米,而省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却不足10%。为此,省委、省政府将引沁入汾作为调配利用山西地表水资源的重要工程组织实施,让汾河和沁河双双“牵手”造福于三晋人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引沁入汾工程的最初设想,是通过在临汾市安泽县境内沁河干流上修建马连圪塔水库,开凿分水岭草峪岭隧洞,将源于沁源霍山、流经安泽境内的沁河水调至汾河流域的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工程早在1955年就提出设想,但在之后的许多年里,受制于技术、资金等条件的制约,这一设想始终没能实现。直至1992年,引沁入汾咽喉工程——草峪岭隧洞作为前期工程开工建设。1998年,马房沟提水工程作为引沁入汾一期临时工程开始论证和勘测设计工作,并于2002年9月立项,10月开工建设。2007年,全省实施兴水战略,引沁入汾二期新水源工程即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和五马水库工程正式上马,并于2008年全线开工建设。 tujian.org
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的建设,将实现沁河水自流进入临汾盆地,形成以和川枢纽为龙头,与正在建设的五马水库和已建成的曲亭、涝河和巨河水库为重要组成单元的5库联调格局,形成“长藤结瓜”式的供水体系,为千里汾河清水复流提供水源补充,为临汾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级领导定决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省是典型的缺水省份,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我省水资源总体短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8.8毫米,人均、国土面积综合平均区域水资源指数居全国第30位。同时,由于地表拦蓄水工程落后,我省各主要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一直以来只有25%-35%。因缺水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我省各地的一个共性问题。 tujian.org
为此,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了包括应急水源工程在内的“兴水战略”,并将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列入实施 “兴水战略”的重要应急水源工程之一。我省还从2008年开始实施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提出引入沁河水“哺养”汾河中游水量,保证汾河全线复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合理利用地表水,科学有效地涵养地下水,以此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并使地下水超采区的不合理用水结构趋于合理,是民心所向,表达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正如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所说的:“我们今天多利用一盆地表水,就会为后人多留下一盆地下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川取水输水工程竣工投产后,5座水库总库容将达到1.63亿立方米,年可调水1亿立方米,可为临汾盆地用水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将有效改善汾河下游水生态环境,保证汾河下游15处泵站、60余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可从沁河调水9000万立方米,为汾河提供生态用水5000万立方米,为沿途县、区提供工业、农业用水各2000万立方米,并且将和川水库、五马水库、曲亭水库、涝河水库、巨河水库连成一体,使其相互依托、联合调度,增强五座水库的调蓄能力,使全省的地表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攻坚克难抓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不仅是我省的重点工程,也是临汾市实施“六水兴临”的战略性工程。该项工程的实施,对我省实现汾河流水哗啦啦和解决临汾市安泽、古县、洪洞、尧都、襄汾五县(区)汾东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tujian.org
和川取水输水工程由枢纽工程、输水工程和移民工程三部分组成,其枢纽工程由省水利厅负责建管,输水工程和移民工程由临汾市负责建管。而由临汾市引沁入汾工程建设管理局组织实施的输水工程则是实现两河“牵手”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输水工程是从和川水库取水,设计引水量为17立方米/秒,经过由3座隧洞(8.4公里)、2座渡槽(750米)和暗涵(650米)组成的全长9.8公里的线路,与之前建成的草峪岭隧洞相接,实现由原来的临时提水变自流,节省电耗和维护费用,可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川取水输水工程从2008年5月动工兴建。在短短十几个月的时间内,全体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建设工地上频频传来捷报。截至今年7月底,该项目临建工程完成10KV输电线路架设20公里、安装变压器11台,开通施工道路5公里,征占永久及临时占地153亩,建临建房2000平方米、炸药库9处,四通一平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完成主洞掘进8000米,输水渡槽架设700米,占全线工程量的95%;砼衬砌1200米,占全线工程量的15%。输水工程先后共完成土石方29万立方米,浇筑砼1.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9036万元,工程建设总进度已达70%。 tujian.org
目前,虽然正值高温酷暑主汛期,但参与该项目的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和我省三门峡库区建设工程局等8家建设单位的建设者们,以其特有的奉献精神,正在按照临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安全、抓质量、促进度”的要求,在科学施工的基础上抢抓进度,力争三年工期两年完,在今年年底全部竣工,以最快的速度让两河尽早“牵手”,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利的水源保障。 tujian.org
科学有效推管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永恒主题。临汾市引沁入汾工程建设管理局领导一班人,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和重视输水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把质量和安全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来抓,并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局从强化工程全面管理入手,成立了和川引沁入汾输水项目部,对输水工程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工程开工以来,该项目部先后建立健全了业主负责、监理控制、设计支持、施工保证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工程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有效控制;围绕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保节能等内容,营造了比安全生产、比科技攻关、比文明施工的浓厚氛围,使创精品工程、创和谐工程,成为每一名工程建设者的自觉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间,从建管局到监理、到施工单位,主要领导干部都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当施工进行到关键部位时,主要骨干技术人员都不分昼夜坚守在施工一线;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线工人更是争分夺秒严谨认真地完成每一项作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项目部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狠抓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在创精品工程的同时打造一流的建设者队伍,从根本上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夯实了基础。全体建设者团结协作,实现了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80%以上的既定目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谐发展结硕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水利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保障。建设水利工程,就是要准确把握水利的内涵,做到兴利除害、趋利避害、人水和谐。进入新时期,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趋重要,治水理念和思路发生重大转变,水利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作为我省的“东水西调”工程,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在推进全省实现“三个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项工程竣工后,沁河水将自流进入临汾盆地,并通过干流水库的建设,基本实现沁河中小洪水用起来、大洪水蓄起来的目标,将改变沁河水不浇山西地、沁河沿岸人民望水兴叹的状况,实现沁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利用沁河水的梦想。同时,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将实现对汾河下游水流量的有效调节,可有效缓解临汾市的安泽、古县、洪洞、尧都、襄汾五县(区)汾东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矛盾,还可将安泽县的河道防洪标准由现在的不到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随着引沁入汾跨流域调水目标的实现,临汾市汾东地区工业和城市用水紧张局面将宣告结束,汾河下游水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这在我省的水利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是新时期和谐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王世杰说,工程原计划建设期为3至4年,但为了让山西的母亲河早日实现流水哗啦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建设单位争分夺秒,将工程工期缩短到了两年。我们看到,引沁入汾工程的建设者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山西水利建设精神,精心施工、严把质量,在提前一年完成工程建设阶段性目标的同时,还为拉动内需、解决就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英雄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让沁河、汾河“牵手”,描绘了新时期我省水利建设的新画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天,我们来到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建设工地,极目远望,翠绿的山峦之间,输水渡槽像一条巨大的长龙正在蜿蜒着向前延伸;一座大坝巍然挺立,四周郁郁葱葱,待年底水库蓄水后,山水辉映,将是三晋大地上一道亮丽风景…… tujian.org
张铭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