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陇县干部群众抗旱工作侧记
90天、100天、105天、108天……没有有效降雨,陇县旱情不断
加剧。
一场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连旱,使陇县22.9万亩小麦、油菜、
果树等农田作物严重受灾,点片死苗超过5000多亩,数万干部农民心
急如焚。面对严重灾情,陇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干部
群众全力以赴抗旱救灾,谱写了一曲科学抗旱的壮歌。
800名干部一线抗旱
连日来,行走在陇州大地上,看到的是一派人担、车拉忙抗旱的
繁忙景象。在县农业局办公室,也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应急值班,从领
导到普通工作人员全部奋战在基层。据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介绍,全县
共有800多名干部连续放弃4个假日投入到抗旱一线。
春节刚一收假,陇县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了紧急抗旱工作
会议,要求全县干部及时深入一线,投入到抗旱春灌工作中去。县委
书记杨宝玉、县长吕千军亲自带头,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抗旱。为
指导农民科学抗旱保苗,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抗旱保苗技术要点的同
时,县农业部门的1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到村、组、田间地头,查苗
情、查墒情、查虫情,通过科技下乡、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明
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布农业专家对抗旱保苗工作的技术指导意见,
指导群众科学抗旱。
县水利部门抗旱服务队主动开展抗旱机械维修。水利部门的工程
技术人员整日奔忙于库区井站、田间地头,指挥抢修水利设施,科学
调度水源,维护用水秩序;电力、金融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将用电
负荷、资金向抗旱一线倾斜;各乡镇、村组及时组织和动员群众全面
普修抗旱设施,疏通临时渠道,采取抽、引、提、担相结合,渠、库、
塘、井、站一齐上的办法,抢时加点增加灌溉面积,在全县上下呈现
出“干群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战旱魔”的感人景象。
关键时刻见精神。连日来全县各乡镇、村组迅速掀起抗旱热潮。
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人力5.5万人次,开动机井360眼,运水车辆100
多辆,累计灌溉农田5.5万亩。
20万元支持抗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据该县抗旱办负责人介绍,这次抗旱
县财政已经专门拨付了第一批20万元的抗旱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抗旱。
与此同时,该县各乡镇、村组也及时筹措资金,全力以赴支持抗旱。
李家河乡地处陇县北部山区,是一个靠天吃饭纯农业乡。在这次
抗旱中,为了调动群众抗旱的积极性,乡上拿出5万元扶持群众购买
抗旱用具,对浇灌的田块,乡上按照每亩2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在一
系列政策的激励下,寻找水源、人担、车拉、畜驮忙浇灌的场面随处
可见。目前,该乡已经浇灌农田1000多亩,昔日的“望天田”也喝上
了“救命水”。
据该县县长吕千军介绍:“进一步形成合力,加大支持和服务力
度,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做好机井修复和
灌溉机具调配,服务队组织等各项工作,把水源送到田间地头,把技
术送到农民身边,把农资送到农户家中,不误农时、抢抓时机,奋战10
天,齐心协力,打赢抗大旱、保春灌这场硬仗,力争实现夏粮丰产。”
10多个会议为抗旱“让路”
“一定要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春节刚过,在县上召开的第一
个会议,也就是全县抗旱紧急会议上,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抗旱提出
了具体目标和要求。之后至现在,县上没有召开一个会议。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收假,按照惯例是县上安排各项工作,集
中开会的高峰期。然而面对今年的旱情,陇县明确提出尽量不开会,
少开会,集中精力抓好抗旱春灌。
据该县主要领导介绍,抗旱是今年开年的头等大事,县委召开了
几次常委会,都是在晚上开的。年初确定召开的经济工作会等10多个
会议都将推迟开,主要就是为了给抗旱“让路”。如今,在陇州大地
上,一场“抗大旱、促春灌、夺丰收”的战斗仍在紧张地进行着。
(通讯员 梁会平 本报记者 李晓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