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抓住“牛鼻子” 喜作“及时雨” |
2009-04-30 |
|
从“03.8”洪灾的重创中走出的华县,已经连续三年跨入全国县
域经济竞争力提升最快的100个县(市、区)之列。今年,全县生产
总值完成20多亿元,同比增长9.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亿多元,年
初确定的3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小县,铸
就了如此引人瞩目的发展现象呢?
抓住了干部作风建设,就抓住了各项工作的“牛鼻子”。对此,
该县勤念“紧箍咒”,狠抓干部作风,以此作为基层党建的一个着力
点。该县在全县干部中提出了“三条底线”,即从能否真抓实干、克
难攻坚完成重点项目上来看作风;从能否夯实责任、尽职尽责完成安
全渡汛上看作风;从能否放下架子、解决问题,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和
群体性不稳定性因素上看作风。通过对干部的严格要求,全县上下形
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对于华县辛庄乡刘家村村民王宏来说,今年的蔬菜销售得比往年
省心的多——足不出户,10多亩蔬菜就销售一空,而且比往年收益还
好。这用该村支部书记董增产的话说,那就是包联的县上领导为村上
四处推销搞宣传,提高了知名度,所以全村今年的2000亩果菜销售快、
效益好。
据了解,该县先后在县乡党员领导干部中实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工
作制度。而且,按照该县推行的“一线工作法”,全体干部在一线工
作、在一线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在一线及时处理棘手问题。他们深入
基层,整天“腻”在群众中,为群众提供了致富信息,化解了矛盾纠
纷。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8万余人次,为群众提
供致富信息2000余条,争取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解决实际困难768件,
化解各类纠纷78件。莲花寺镇东罗村的郭华州形象地概括说:“县乡
干部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及时雨’,化解矛盾的‘减压器’。”
华县围绕群众增收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取
得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共赢。华县有种植果菜的传统习惯,但始
终成不了产业。对此,县委按照抓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先后在全县农
村开展了“党群科技共富”活动,组织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带动群众发
展大棚菜种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原则组建
科技服务示范基地,推行支部加协会模式,在全县农村中开展了“双培
双带”活动,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带
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全县已建立了乡镇党委服务示范
基地27个,村级服务示范基地789,组建各类产业协会80余个。有2051
名党员参与到双示范活动中,带动群众815户,200余名农村种植能手
被发展为党员。
吴增运是华县辛村党支部书记,在“党群科技共富”活动中,他
请农业专家为群众提供病虫害防治知识,促进本村果业在外地的推介
销售,使全村80%以上的农户都从事水果种植,农民人均收入也由原
来的1000元提高到4500元。
如今,果菜已成为华县的主导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亩,
年产量达30万吨,产值6.4亿元,占全县农村总收入的65%以上,该县
也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
(本报通讯员 余建军 李军杰 本报记者 张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