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2009-04-30 |
|
中共榆林市委书记 李金柱 榆林市人民政府市长 胡志强
神木锦界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实现了天更蓝、
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目标。
榆林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
榆靖高速公路于2003年8月22日建成通车。
榆林第一个煤制甲醇项目——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榆林市位于我省最北部,地处中国陕甘宁蒙晋接壤地带。全市总
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5万,辖1区11县。自1998年7月原国家
计委批准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以来,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得到
了较快发展,榆林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跃上
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带动下,
榆林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不断增强,给群众带来的实惠不断增多。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
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推动榆林能源化工
基地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0年来,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了四大成就。
一是经过10年建设,“两区六园”格局基本形成,能源化工基地
初具形态。
榆林是世界少有的资源富集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
资源勘探开发,建成了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
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国内最大的火电基地,
天然气输往北京、上海、天津、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能源化工基
地建设十年来,累计向外输出原煤3.75亿吨、原油1760万吨、天然气
398亿立方米。进入新世纪,榆林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建设能源化工基
地,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紧紧围绕“三
个转化”(煤向电、煤电向载能工业品、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
大手笔规划、大区域布局、大项目策划、大集群发展、大园区承载,
建设“人”字型千里工业走廊,全力打造煤电材料、煤制油、煤盐化
工和油气化工“四大产业链”,大力建设能源工业产业集群,初步形
成了“两区六园”(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六个工业园区)的格局。
“两区六园”现已成为榆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和
工业发展的集中区。神府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投入220亿元,2008
年实现总产值65亿元,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创造产值6亿元;榆林经济
开发区,累计完成投入130多亿元,累计入区项目194个,2008年固定
资产投资达50亿元,实现科工贸总收入102亿元;榆神煤化工园区总
体规划已批复,神华陶氏煤化工等项目正式启动;榆横煤化工园区基
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华电榆横电厂、延长20万吨醋酸等重大项目已
开工建设;府谷煤电化载能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已批复,清水川电厂、
庙沟门电厂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大唐MTP、神华煤矸石电厂等项目启
动建设;绥米佳盐化工园区已经启动建设,并形成生产盐井6口,勘
探盐井12口;定靖油气产能园区,已形成8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和200
万吨加工能力,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发展规划正式批复,延长
集团150万吨甲醇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吴堡煤焦化园区有望明年上半
年正式开工建设。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市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75个,总投资3
388亿元。“十一五”规划投资193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96亿元,
占规划投资的46.3%。其中能源化工项目46个,总投资2390亿元,超
百亿元的有国华锦界煤电一体化等13个项目,“十一五”规划投资11
8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06亿元,占规划投资的51%。美国陶氏、中
石油、中石化、壳牌、正大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神华、兖矿、鲁能、
华能、华电等十几家国内知名企业在榆林开发建设,大甲醇、烯烃等
几个世界煤化工顶尖技术项目陆续落地。初步形成以煤炭、石油、天
然气、岩盐采掘为基础,以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导的国际知名、国
内一流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预计2008年煤炭产量达到1.33亿吨、原
油800万吨、天然气90亿立方米、原盐45万吨、甲醇120万吨、聚氯乙
烯20万吨、兰炭1000万吨、8.3万吨金属镁、123万吨电石、18万吨铁
合金、72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电力装机容量620万千瓦。榆林已经成
为国家“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
枢纽。
二是经过10年建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设环境明显优化,承
接国际和东部投资与产业转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十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十年,是由
封闭走向开放、落后走向先进的十年。短短的十年,基地投资累计完
成1300亿元,很好地改善了交通、通信、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条
件,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线路,电网、管道输油气网和水库“三
路两网一库”的立体式支撑体系。“三路”建设:目前,全市公路总
里程达到2548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938公里、干线公路1353公里、
农村公路2355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2.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
里程达到576公里,占陕西省的28%,形成“一纵一横”高速公路主
骨架和十条干线公路次骨架的公路交通体系;境内神(木)延(安)
铁路、神(木)朔(州)铁路总里程达388公里,年外运能力突破1亿
吨;太中银铁路、西包铁路复线正在建设,初步形成市内“两横一纵”
铁路格局。榆阳4C级机场建成投运,开通了西安、北京、上海、成都
等航空线路,2008年客流量达到23万人次,成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
“两网”建设:110KV输变电能力达403万KVA,330KV输变电能力达60
万KVA,全市年输变电能力达463万KVA,位居全省第二,目前正在规
划建设750KV和1000KV输变电线路工程;陕京管道、靖银管道、靖西管
道、西气东输管道等输油气干支管道网总里程达3500公里。“一库”
建设:目前全市各类水库73座,总库容量9.6亿立方米,各项水利工
程年供水量可达6.9亿立方米,采兔沟、瑶镇、李家梁水库等供水工
程建成验收后,提供城镇、农业和工业供水量可达1.5亿立方米,王
圪堵水库开工建设,建成投用后年工业供水量可达1.5亿立方米,府
谷岩溶水、黄河漫滩水、黄河引水工程等正在积极规划建设。
三是经过10年建设,加快资源开发转化,积极发展非资源性产业,
工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坚持资源深度转化,珍惜资源,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提高
资源回采率,搞好煤化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007年能源资
源初级产品就地转化率21.7%,能源化工产值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99
%,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原煤—发电、原煤—兰炭—电石或铁合金、原
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甲醇—低碳烯烃、原煤—煤
制油、原煤(天然气)—甲醇—醋酸或二甲醚等下游产品、原盐—烧
碱、聚氯乙烯等循环型能源化工工业体系,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科技含
量高、经济生态效益好、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7年11月榆林市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同时,加快
产业延伸,在榆林开发区开辟了能化装备制造园,规划了煤炭、化工、
石油、电力、工程机械和车辆改装、环保设备制造6个专业制造区;
加快下游化工产业项目建设,榆天化15万吨醋酸建成,延长20万吨醋
酸、榆天化二甲醚项目开工建设,电石产品成为聚氯乙烯、玻璃生产
的重要原料,聚氯乙烯项目建设为榆林PVC管材的生产提供了保障,
基地建设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积聚,带动了旅游、物流、金
融、信息等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积极
发展沙产业,实现多元开发、全面转化,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全面实施农村新能源工程,大力推广沼气、风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
力争到2012年农户沼气利用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四是经过10年建设,能源经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凸显,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按照“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载能”的高起点要求,引进
国家级、世界级的大企业、大项目,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向基地聚
集,能源经济迅速崛起,带动了榆林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榆林经
济增长速度已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神木已经进入全国百强县,府
谷、靖边跻身全省十强县,预计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比1998年的63.51亿元增长14.75倍,其中能源化工产业拉动GDP增长8
8%;预计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亿元,比1998年的4.33亿元增长
15.17倍,由全省第七位跃居第三位。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的成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
领导和有力支持。自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六年召开6次陕
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指导了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科学发展和
快速推进。特别是第五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之后,我市认
真贯彻会议提出的“加快、做大、建好”的指导方针,在坚持“三个
转化”前提下,积极做好产业发展的“三个延伸”、配套建设的“三
个加快”、体制保障的“三个建立”、和谐发展的“三个协调”,促
使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的项目在榆林落地。
今年4月份,第六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之后,我市认真贯彻落
实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尤其是省上要求我市完
成的四项重点工作,即基地管理体制、基地水源建设、兰炭产业“关
小上大”、标志性项目快速推进等得到较好落实,从而进一步加快了
基地建设步伐。
过去的十年,榆林人民在加快发展的征途中一显身手;未来的十
年,榆林人民将在跨越发展的征程上再创辉煌。最近,胡锦涛总书记
视察榆林时,指示榆林要“珍惜资源,深度转化”。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视察榆林时,要求榆林研究“百年战略”。省委、
省政府认为榆林是资源富集、产业聚集、企业云集的区域板块,是全
省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性最强的地区,要求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
立足于大,着眼于强,落脚于好,在“好”字的前提下,能发展多快
就发展多快,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按照中央领导指示
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榆林工作的定位和要求,结合我们的实际,我
们进一步确定榆林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塞上
文化大市、大漠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发挥资源优势,挖掘人文优
势,打造区位优势,集聚社会资本优势,培育科教后发优势,集中力
量推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
中心城市三大建设,着力打造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全
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构
建科学发展、有序跨越、和谐稳定的大局。规划未来十年投资1.2万
亿元,建设1000个项目,构筑能化、农业、城镇、生态、交通、水利、
资本、科教、平安十大体系。到2012年确保GDP年均增长23%以上,达
到26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突
破15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城
乡居民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今后十年,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始终要瞄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这个目标,站在新的更高起点,科学规划基地建设的发展蓝图,着力
打造“四个基地”。
打造实力基地,增强基地的发展能力。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三个转化”,保量保有煤电产业,
深度提升载能产业,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同步发展相关产业,突出抓
好煤制油、煤制烯烃项目,不断增强发展能力。倾心聚力打造“两区
六园”,使园区的建设做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节约、效益积
聚。力争到2010年末,将“两区六园”打造成我市经济发展的龙头、
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示范,基本实现“两区崛起,六园争辉”
的目标。
打造效率基地,提高基地的发展水平。
调整发展规划。按照国家科学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
适应国家产业发展和调整的形势,重新修订完善我市“十一五”规划
及基地发展规划;围绕节能减排和基地实际,研究制定甲醇、兰炭、
电石、盐化工等主要产业和产品的发展规模和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认真做好产业发展的“三个延伸”,打造多点支撑基地发展的新格局。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持、集群化发展、
园区化成长”的构想,围绕能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这“一个目标”,
突出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油气通用机械、生态装备产品制造“四个
重点”,建设维修、组装、现代制造业“三大中心”。力争到2010年,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装备制造企业,基本能满足我市煤炭、
油气、电力等领域制造业的需要;积极推动化工下游产业延伸;加快
非能源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引导,放手发展一批劳动密
集型和服务性企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几个叫得响的品牌和
有竞争力的非能化产品。
打造绿色基地,优化基地的发展环境。
提高项目建设的准入门槛。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导向招
商选资,坚决贯彻节能、节水、节地、生态、环保科学发展的要求,
合理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基地建设的准入门槛。试行长年无实
质性进展项目有序退出制度,严格基地项目管理,优化建设的政策环
境。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到2010年,力争在2005年基础上
能耗降低20%左右,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21万吨以内,二氧化
硫排放量控制在9.16万吨以内。
打造和谐基地,凝聚基地的发展合力。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从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
业社保及管理一体化入手,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
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生产要素向农村渗透,以工促农,以
城带乡,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探索建立基地和谐发展的
共生体,建立政府、企业、属地群众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实现合作
共赢。
忆往昔,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10年,是榆林有史以来经济社
会发展最快也是最好的10年;是历届榆林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355
万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群众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团结苦干的10年;
也是榆林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扬眉吐气、硕果累累的10年。看
今朝,经过10年的发展和积累,榆林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我
们深深地体会到,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只要始终坚持在解放思想中
深化对基地的再认识,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基地建设的根
本要求,始终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妥善
解决好基地建设发展中的各类矛盾问题,就一定能开创更好更快发展
的新局面。当前,我们要抓住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榆林这个千载难逢的
发展机遇,迎难而上,乘势而起,重点引进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跨
国企业巨头落户榆林,实施一批下游化工产业百万吨规划、百亿元投
资的重大骨干项目,探索一条基地建设的科学发展新路,形成跨越发
展的强力支撑,从而牵引榆林经济社会不断向宽领域、纵深化、高台
阶发展,使榆林人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使榆林这块古
老的土地,真正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颗夺目的明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