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陕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15长武:易地搬迁让贫困农民乐得合不拢嘴
2009-04-30
  冉店乡袁家河移民新村紧靠312国道,是地图上还未来得及标注的 长武县近年来平地而起的诸多新村庄之一。12月初,记者来到这里, 在与众多移民的交谈中,从他们脸上所洋溢的喜悦和兴奋的谈吐中实 在感受不到这里有一丝冬的寒意,相反,却嗅出了一股“春的气息”。    “刀子山,绺绺天,做的花鞋没人穿” 一提起原来的生存地时,新村4组的组长袁继平苦笑道:“唉— —20多户人家稀稀拉拉分布在三个山头上 无电、无水、无路。吃水, 要到山下的河沟里去挑。坡陡得很,一口气就得挑到家,没有你放桶 和歇息的地方,这是平日,下雨和下雪时,那难的程度现在实在不愿 意去回想!”说到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再说磨面,我们要到 三十里以外的邻村去磨,天麻麻亮就得拉架子车赶路,运气好,人少, 当天深夜就能返回 运气不好 只能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才能返回。” 在谈到孩子们上学的问题时,他唏嘘道:“经常要看老天的脸!村外 有一条季节河,上面有一个村民临时搭建的浮桥,这是娃们上学的必 经之路。一到雨季,浮桥被淹,娃们要么无法上学,要么去了无法返 回,经常是娃们河对面叫,他妈河这面哭!我们那里有一句自嘲的话, 叫‘刀子山,绺绺天,做的花鞋没人穿’啥意思?谁家的女子愿意往 这嫁!男人们三年五年都娶不下个媳妇!”    “这日子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一样!” 站在312国道,俯瞰袁继平和他的乡亲们现在居住和生活的这座 新村:一排排漂亮的农舍错落有致;五颜六色的农用车、拖拉机、摩 托车行驶在村里宽阔的路面上,高低不一各种各样的树木散落在村里 村外;耀眼的小卖铺、农用品销售点清晰可见……   县计划局局长韩玺告诉记者:“搬迁前,这里的群众普遍生活在 条件恶劣的地方,院落无墙,土炕无席,出行无路……现在他们家家 户户都通了电、通了水,用上了沼气,看上了电视,许多人家还添了 交通工具。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不足3平方米的坍塌窑洞,变成了现 在2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89%,自来水入户率 达到了9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这个村70多岁的原党支部书记张耀儒坐在暖融融的家里感慨道: “我当了几十年书记,心中始终有个梦没能实现。然而这个项目一下 子就将我几十年的这个梦变成了现实!这日子简直就像是从天上掉下 来一样。”    要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以工代赈易地搬迁是一个‘彻底扶贫’的好项目,它不同于以 往救济式‘输血’的扶贫方式。”韩局长道:“以往一个偏僻的小村 子仅拉个电,就得40来万元,而用陆续投入的费用将这个村子彻底迁 出来,仅仅只需其中投入的一部分。因此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在扶贫方 面具有‘彻底性’和‘根本性’,好就好在它是一个配套的综合项目, 新居住地的所有设施基本涵盖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需要素,除符合 标准的住房外,道路、绿化、供排水、用电、学校、沼气、基本农田 均在项目之列。”   所到之处,记者强烈的感受到新村的农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 往。现在他们的优势是,劳动力得到空前解放。尤其是妇女,村里村 外帮人打零工,在田野、在果园、在蔬菜大棚里……到处能看到她们 的身影,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然而,他们的不足也很明显:缺资金,缺技能。”移民办冯正 平主任告诉记者:“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 始终把搬迁群众的脱贫致富作为搬迁工程的重中之重。结合各搬迁村 的地理位置、种植传统和产业基础,有针对性地为每个搬迁村制定出 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等措施, 引导群众逐步实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果、畜、劳务输出为主导, 以烟、菜、种植业为辅助的产业发展格局。如:铁渠、宇家山两个搬 迁村,已形成了以生猪和秦川牛为主的养殖业,先后建成3000平方米 养殖小区两处,发展大家畜196头,2007年,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了3 80元……”   全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不久前在长武刚刚结束。记者 从会议资料上看到:长武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新村,人均纯收入达 到了1878元,较搬迁前增加了828元,年均增长21.4%。搬迁户家庭资 产总值由搬迁前的户均3685元,跃升到搬迁后的户均21866元,是搬迁 前的5.8倍。 (本报记者 武 盾)

     相关链接
    ·陕西省高招二本超录5062人 三本录取31日开
    ·《废都》首任责编:贾平凹当年只有6万元稿
    ·陕西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道路冠名权可拍
    ·陕西省文博界共商大计 民间博物馆协会呼之
    ·陕煤化集团向“开胸验肺者”伸援手 免费灌
    ·陕西省军区军史馆昨天开馆 展示省军区光辉
    ·陕西确诊第九例输入性甲流病例 患者为香港
    ·陕西高速集团组织复转军人庆祝“八一”建军
    ·陕西将关闭70家落后产能企业 可节约253万吨
    ·陕西为107个重点镇“谋篇布局” 取消农业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