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陕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13发展苹果产业 福祉仓颉圣地
2009-04-30
   ——科学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思考 中共白水县委书记 史优胜 白水县人民政府县长 叶珺   白水县位于渭北黄土台塬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渭南市 唯一的山区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面积986平方公里, 是国土的万分之一,耕地面积72万亩,辖7镇7乡194个行政村,总人 口30万,农业人口23.3万。白水苹果距今约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经历了50年代的尝试,60年代的起步,70年代的推广,80年代的发展, 90年代的飞跃,2000年的提升,如今已发展成为白水县域经济的主导 产业和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广大群众的脱 贫致富。          观念篇   “世上本没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梁志》记载,白水 古称彭衙、粟邑,所产苹果“花红如荼,实似红果微平,熟时半红半 白,光洁可爱”。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弱县,受小 农经济的束缚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比较艰辛。经过大量 的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县委、县政府立足白水近千年的苹果栽植历 史和境内1178条支毛沟的自然环境,大胆提出了白水“受穷于山沟, 也将受福于山沟”的预见,围绕苹果大做文章,大力倡导上山入沟, 发展苹果栽植。在那个刚刚度过“粮荒”的年代,人们还在温饱线上 徘徊的时候,一下子提倡大量栽植苹果,走市场经济道路,这样的创 举,不要说祖祖辈辈面朝黄土的农民想不开,就连一些干部也想不通。 但面对全县人均一亩三分地的窘困,群众“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 养牛为耕田”的落后生产方式。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以解放思想 为突破口,强化“五破五立”观念:一是破除小农意识,树立市场观 念;二是破除安于现状意识,树立勤劳致富观念;三是破除固步自封 意识,树立对外开放观念;四是破除小富即安意识,树立致富光荣观 念;五是破除因循守旧意识,树立改革创新观念。通过解放思想,特 别是在一些尝到务果甜头的群众示范带动,逐步解除了群众观念束缚, 用当时一些群众的原话说“种粮一年到头还是个零,务果一年就是个 万元户。”两种生产方式效益截然不同,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 转型,由群众自发地由“要我栽树”变成了“我要栽树”;由传统的 种粮糊口变成了市场经济下的追求效益;由守家等客商变成了出外闯 市场。越来越多的白水人加入到了栽植苹果产业的行列,务果观念进 一步坚定,实现了苹果产业在白水大地的破冰之举。时至今日,苹果 已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生态树”,农民致富的“摇钱树”和支撑县 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践行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苹果产业在这块古老的 大地上终于有了起点。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只有形成规模优势、产业 优势,走品牌化、国际化道路,才能做大做强苹果产业。1985年白水 县被国家列为渭北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县和陕西省重点基地县,县委、 县政府抢抓发展机遇,确定了“白水要发展,苹果要大上”的指导思 想,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适当集中,发挥优势”的原则,制 定了《10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无偿发放苗木、落 实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和行政推动、示范带动等方法,鼓励在规划范 围内栽植苹果。1994年,县委、县政府做出“重点北移,主攻优质, 发展两北,再上6万亩”的决定,使全县栽植果园面积达到36万亩, 提前实现了农村人均一亩半优质果园的目标。1999年出台了《关于白 水苹果再跨新台阶的决定》,2006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刚一组 建,就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围绕“果品 升级、果业增效、果农增收”目标,提出提升苹果品质,占据果品高 端市场,把白水苹果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白水苹果的最初出名,源自于走亲访友的口耳相传。苹果产业发 展之初,县委、县政府就力图改变“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处境,立足 于大手笔,大起点,在中央电视台打出了“白水苹果,亿万人民的口 福”的广告;1994年赴京参展,向国庆45周年献礼,同年参加了全国 记者陕西果区行活动和为期40天的中央电视台—陕西白水宣传活动, 成为全国首次以农产品作广告的县份。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立足以果 为媒,成功举办了多次中国白水国际苹果节、白水苹果定货会,提高 了白水苹果的知名度。由于白水苹果内在品质卓越,加之广泛深入的 宣传活动,白水苹果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深受各地顾客青睐, 被国内外的客商誉为“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白水苹果,风味 绝伦”,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   发展环境也是生产力。县委、县政府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了“一卡 不设,一路绿灯,一流环境,一流服务”等优惠条件,着力为苹果营 销创造宽松环境。此后,先后开通了“书记、县长专线电话”,设立 了果农客商接待中心,实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使白水苹果在 宽松的环境中得到顺畅的销售。            科技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白水拥有独特的自然禀赋,是国内外专 家公认的世界优质苹果生产区,具有最适宜苹果生长的气候、海拔、 土壤、光照、降雨、温差等七项指标要求的自然条件。优越的自然环 境为白水苹果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一流的平台,但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 的过程中,不能不提到科技为发展苹果产业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陕西省果业界苹果生产技术专家——刘炳辉,就是一个为了白水 苹果发展而献出终生的人。当他走进白水的时候,正是桃小食心虫困 扰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时期,在他的科技攻关、潜心治理下,桃小食 心虫高达65%的发病率在白水大地上得到了彻底消除。   2001年,省委、省政府总结提出了“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 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这是果园综合管理的一场革命。在推广苹果 四项关键技术方面,全县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利用县电视台、简报、 专栏等各种传媒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动员,以县苹果局为主 体,乡镇果树站为依托,整合专业技术力量,在各乡镇大办擂台赛, 通过深入推广,群众对新技术的应用认识提高了,信心增强了,全县 形成了应用新技术、提升经济效益的发展热潮。   200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落户白水,这是全国唯一 的以苹果科研、教学、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试验站,以赵政阳教授为代 表的20余名西农果业专家常年驻站,积极实施校县联合苹果产业化科 技示范与入户工程,全面开展“十、百、千”科技培训活动,为白水 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智力资源和科技指导,提高了白水的 苹果品质。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白水出现了学习苹果管理技术的 高潮,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班,采取逐级扩大规模,一直延伸 到户的“宝塔式”培训方式,按照“一户一个明白人”的要求,培养 了数百人的技术骨干,涌现出了几千人的“土专家”队伍,为苹果产 业在白水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力量。有一种说法:在大街上遇到 10个人,就有5个是果农的、2个经销果品的。在应用科技的支撑下, 白水的果园管理技术普遍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人们春节走亲串友时, 如何提高果园管理技术也成了首选话题,甚至一些果农走出去,在澄 城、富平、蒲城等县传授果园管理技术,辐射带动了渭北县市苹果产 业的提升。            创新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白水是一个有着近千年苹果栽 植技术的苹果老区,在过去早丰优生产原则的指导下,果农处于重栽 植轻管理、重产量轻质量、重采前轻采后的被动局面,管理过程盲目 密植,片面施肥,单纯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等,以致于许多果园产 量虽高,而品质较差,出口率极低,导致了严重的价格下滑,连续几 年出现了卖果难的现象。县委、县政府适时把握这一动向,指出果业 必须由“产量时代”跨入“质量时代”,发展绿色果品、有机果品, 提出了优化果业结构,果树不仅要从树种、品种、布局上,更要从质 量结构上进行调整、优化与提升,只有果品质量上档次,才能扭转价 格下滑的被动局面,重新振兴果树产业。推广实施以间伐为主的苹果 四项关键性技术15.8万亩,实施果实套袋20亿只,增施有机肥3万亩。 近年来,累计建设苗木繁育基地100余亩,完成果园种草1.5万亩,发 展“果、畜、草、池、园”一体化的生态果园5000亩,建成国家管理 中心认证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30万亩。   借鉴国际经验,实施良好农产品规范是国际通行的从生产源头加 强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有效途径,是确保农产品和质量安全 工作的前提保障。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立足白水实际,遵循“从 农田到餐桌”的基本原理,实施了“从果园到餐桌”产业链安全生产 控制模式。在苹果基地建设方面实行科学化、有机化,在苹果产后管 理方面实行安全化、精细化,在苹果销售方面实行信息化、国际化, 努力打造全省全国的精品,为带动陕西建立大规模出口基地树立样板。   今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渭北地区建成世界著名的优 质苹果生产加工基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借2008年中国苹果年会在 陕西召开之机,县委、县政府提出着力打造“四大基地”的宏伟蓝图。 一是世界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实施“果、畜、草、沼”循环生态模式, 建立健全从“果园到餐桌”的产业安全生产链,着力打造“中国有机 苹果第一县”。二是世界苹果科研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苹果科技产业 园的“孵化器”作用,提高优质苗木繁育、标准化生产、产后处理等 环节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中国鲜食苹果出口基 地。立足亚洲最大的白水苹果物流中心,利用30万吨的机制冷藏能力, 瞄准国内高端市场,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中国苹果 深加工基地。依托国内最大的浓缩果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实施果胶、 果泥、果酒等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缩短配送链,提高附加值。            辉煌篇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目前,全县苹果面积52万亩, 挂果45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6.4亿元。自1991年来白水苹果先后 荣获30余项中省大奖。2007年“白水”牌苹果被确定为全国驰名商标。 白水县被评为“中国苹果20强县”。白水苹果因其优越的品质而唱响 大江南北,誉为“亿万人民的口福”。苹果产业在富裕白水果农的同 时,也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渭北乃至陕西苹果产业的迅猛 发展。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农业总产值的60%、地方 财政收入的60%均都是来自苹果产业。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围绕 白水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回顾“一县一业”苹果产业在白水的发展 历程,全县上下形成共识:白水苹果产业是白水历届县委、县政府和 勤劳创新的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来所结出的最大硕果和所取得的最 大成就。            启示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依托县域资源禀赋, 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对我们有如下的启示: 一是立足于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 要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敢于 打破各类条条框框,破除认为基础条件差,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树 立善于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的进取观念;破除仅仅依赖自然资源 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自然资源,更要依托科技、政策、人 才、资本、管理、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先进观念;破除只满足于在一地 一隅谋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善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抓机遇谋 求发展的观念。正是依托“三破除三树立”,才实现了白水干部群众 观念的转变,为白水苹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立足对资源优势与市场经济的准确把握。认清县情是选准发 展思路的基础,也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一贯作风。在发展产业上, 要坚持面向市场,坚持立足县情,坚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的特色县域经济。苹果是白水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根据国内外市场 需求变化的趋势,打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张牌,形成富有特 色的县域经济,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与加工开发力度, 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加速县域经济的 产业化进程。正是立足于“三个坚持”,认清了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 现实基础,也成为苹果产业能够成功的经验之一。   三是立足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政策的连续性。发展县域经济, 就要提高行政决策能力,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建立 健全相关部门充分调查研究、公众广泛参与、专家集中论证、政府最 终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与效率性有 机地结合起来,使制定的政策符合客观规律,具有操作性,避免朝令 夕改,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是政府讲诚信 的一个重要方面。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害怕换一 任领导,就改变政策的事情。朝令夕改不但最终将失去人心,还会对 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在发展白水苹果产业时, 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也成为了成功经验之一。   四是立足于打造集群经济,实现从资源大县向资源强县的迈进。 作为新一届政府领导,要实现白水县域经济的再次腾飞,在继承成功 经验的同时,要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对县域 带动性强的大项目落地,并充分预留产业链伸展空间。二要围绕主导 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努 力寻找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积极进行产业配套,上游带动下游, 下游促进上游,双向推进,做长做深产业链。三要积极走出去,加强 区域经济的合作和对接,引导客商向产业层次高、带动性强的领域投 资,拓展产业链群,使集群效应随产业链的延伸而增强。   如今,白水苹果产业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在县域经济的 发展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白水苹果也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中 的一朵奇葩,越来越绽放出美丽鲜艳的芬芳,必将会迎来白水经济大 发展的灿烂春天!

     相关链接
    ·陕西省高招二本超录5062人 三本录取31日开
    ·《废都》首任责编:贾平凹当年只有6万元稿
    ·陕西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道路冠名权可拍
    ·陕西省文博界共商大计 民间博物馆协会呼之
    ·陕煤化集团向“开胸验肺者”伸援手 免费灌
    ·陕西省军区军史馆昨天开馆 展示省军区光辉
    ·陕西确诊第九例输入性甲流病例 患者为香港
    ·陕西高速集团组织复转军人庆祝“八一”建军
    ·陕西将关闭70家落后产能企业 可节约253万吨
    ·陕西为107个重点镇“谋篇布局” 取消农业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