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 努力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宝塔 |
2009-04-30 |
|
漂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领导干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服务群众,发
展主导产业。
改革开放30年来,宝塔区始终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深化改革
开放,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在新的起
点上,宝塔区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
三中全会的要求,继续推进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和举措,在推进
城乡一体化、协调互动上寻求新突破,在开放合作、优化结构上提升
水平,在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上迈出新步伐,努力开创科学发展
的新局面。
一、坚持“双轮”驱动,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宝塔区是延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承接南北、联接中西的重
要纽带。我们要发挥好,利用好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统筹谋划城市
发展和农村发展,通过“双轮”驱动,实现协调发展,努力把宝塔区
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陕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方面,要高起点规划,提
升城市的聚集辐射能力。要高起点、大手笔经营城市,按照“拉大框
架、改造旧城、建好新区”的总体思路,积极参与“三山两河”治理,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大城市框架,大力推进城市周边农村的城镇化
开发,重点实施黄蒿洼片区建设工程,以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
一流的设施,打造现代化的宝塔新城。加快城市改造,实施延河南岸、
马家湾、二庄科以及长青路区域城市改造工程,建设集中连片的经济
适用房,努力提高城市承载密度。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改
善农村落后面貌。宝塔区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最
需要扶持。因此,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坚持按照“两优先、三统一、四结合、五到户”
(两优先:优先列入计划、优先投资补助;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
标准、统一验收;四结合:与退耕还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
扶持政策相结合;五到户:水、电、路、沼、讯到户)的原则,以发
展农村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变农村落后面
貌为目标,坚持每年列支1000万元,每年建设10到15个社会主义新农
村重点村,全面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
二、坚持做大“三篇文章”,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一是做大“绿色产业”文章,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紧紧围绕城市
数十万消费做文章,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在政策、资
金、项目安排、干部配备等方面向农业农村倾斜,每年安排支农资金
2亿元支持农村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建设300个苹果专业
村、100个蔬菜专业村、100个畜牧专业村和100个三产专业村,发展5
0万亩苹果、5万亩蔬菜及5万头牛、20万头猪、200万只鸡;抓住退耕
还林补助延长八年的机遇,建设50万亩沙棘,把我区建设成全国“山
地苹果”生产基地、陕北蔬菜生产基地、陕北畜禽产品供应基地、国
家退耕还林示范基地。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服务,苹果业上
抓好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网覆盖“五项技术”,推广
“果畜沼窖”四位一体生态发展模式,争创“宝塔山地苹果”绿色品
牌。蔬菜业上,发展先进温室大棚1万棚,实现农民“四季增收”。
养殖业上,重点发展现代化的专业养殖小区,走规模化、标准化、专
业化发展的路子。二是做强“石油煤炭”文章,发展现代工业。宝塔
区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是发展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在支持
搞好姚店工业园配套建设的同时,开发建设冯庄3000亩中小企业创业
园区,依托“两园”,大力发展石油、煤炭两大工业产业。支持延长
油田建设千万吨原油生产基地,并开发与石油相配套的相关产业。煤
炭工业按照资源整合、分步实施的思路,推进煤炭开采、选煤、煤焦
化、运输产业等链条式发展,到2012年,煤炭产量达到200万吨,对
财政的贡献达到8000万元。三是做好“红色旅游”文章,发展现代服
务业。宝塔区境内有宝塔山、枣园等800多处文化旅游资源。要围绕
红色旅游,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度假农业和开发“红色旅游套餐”
等,拓展旅游产业链。抓住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迁建我区的契机,围绕
西延铁路延安货运北站,建设集货运、仓储、停车、住宅为一体的现
代化物流专区;围绕枣园、柳林、河庄坪、南三十里铺等中心集镇,
建设大型蔬菜、农副产品、钢材、建材等大型专业化市场,形成以红
色旅游、商贸、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
三、坚持开放包容,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
收入、有利于扩大就业和群众收入)和“四不论”(不论地域、不论
规模、不论行业、不论所有制)的原则,充分调动区内外两个积极性、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区域经济。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以项目拉动为载体,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以招商引资为主要形式,加大与各地区的交流合作。创新招商引资形
式,采取主题招商、网上招商、以友招商、顾问招商、委托招商等形
式,积极引进外地资金和企业,实现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力发展。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引进优势产业的同时,坚决抵制高能耗、高
污染和淘汰落后技术,推动科学发展。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解放思想,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区
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鼎立扶持,放手发展。坚持非公有制经济联席
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手续办理等方面的问题;建
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每年安排500万元,通过信用担保、贷款
贴息等方式,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财政买单,企
业用人”的制度,为民营企业发展增添活力;建立区级工业园区,完
善配套设施,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用地难问题;拓宽发展领域,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进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及乡村道路、水坝等
公共基础设施和苹果加工销售、蔬菜配送等领域。五年内,实现非公
有制经济在财政收入中占半壁江山的目标。
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着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
努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一是着力改善民生。五年内,要投资10亿元,
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十大”民生工程即教育强区工程、医
疗保障工程、城乡减灾安居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集中供养
工程、扶贫帮困工程、广电、信息网络村村通工程、就业和困难企业
援助工程、城乡文化繁荣工程、社区服务工程。二是营造宜居环境。
牢记总书记嘱托,抓好封山禁牧和补植,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
施城区绿化工程,突出“三山两河三线”(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
延河、南河,高速公路、210国道、铁路沿线),每年筹集资金2000
万元,用8年时间建设城区绿化林10万亩,打造“四季长青、三季有
花”的绿色园林城市。坚持搞好农村“三化一片林”建设,努力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三是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
于民,问计于民,加强对舆情的疏导回应,实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良
性互动。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调处,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
障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对食品卫生等行业的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社会面的监控,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坚持党建富民,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以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区”为目标,以提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
设为主线,实施“四树五建”旗帜工程(区委树核心、党委树旗帜、
支部树标杆、党员树典范,率先建设一支领导干部队伍、创建10个综
合示范先进党委、100个综合示范先进党支部、1000名后备干部队伍、
10000名标兵共产党员),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领导科学
发展的能力。一是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坚持
“四看三荐”(看作风、看品质、看实绩、看公论,群众推荐、组织
举荐、个人自荐)用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选人用人民主,
推行群众、支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三级推荐,保证干部选拔任用上
的公正。二是弘扬延安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加强领导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着力解决
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行区级领导干部
包抓“六个一”和乡镇部门领导包抓“四个一”工作机制,教育党员
领导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三是建立城乡联建机制,加强基层组
织建设。开展以一百家民营企业联系一百个村、一百个部门包建一百
个村、一千名科级领导包扶一千户贫困户、一千名党员干部救助一千
名贫困学生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双千”活动,实现城乡党组织互动互
促,均衡发展。实施“一村之魂”工程,倡导农村“经济能人”和大
学生担任村“两委”领导;改革党在农村的组织形式,推行农村党支
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探索建立联合支部的路子,使基层
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共宝塔区委书记 杨 霄)
(宝塔区人民政府区长 阚延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