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浇铸三北绿色长城 改善陕西生态环境 |
2009-04-30 |
|
三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被称之
为我国的“绿色长城”。工程建设期73年,从1978年—2050年分三个
阶段,八个工程期进行建设。
陕西省三北工程建设区以秦岭北麓为界,包括关中和陕北八个市
区的65个县(市、区),区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涵括了全省近5
0%的人口、60%的土地、70%的水土流失面积、100%的沙化和荒漠
化土地,年入黄泥沙量占全黄河流域年泥沙输入总量的50%,是陕西
生态环境最脆弱、生态区位最重要的地区。
三北工程历经30年建设,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存发展空间
极大拓展,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善了生态环境。30年三北工程累计造林面积293.8万公顷,三
北地区森林面积达319.6万公顷,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上升到25.
8%,全区近1/3的版图面积被森林覆盖,平均每年以10.6万公顷的绿
色扩展速度覆盖着黄色的土地。
保护了国土安全。风沙和水土流失的危害,由过去“局部好转、
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发展”转变。入黄泥沙1950年—
1969年、1970年—1979年、1980年—1989年、1990年—1999年、2000
年—2005年依次为7.3、5.7、3.6、4.5、2.2亿吨(2006年水保公报)
,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状况呈现出面积减少、程度减轻、扩展趋势逆转
三大变化,沙尘暴从2001年以来再没有发生。
促进了粮食稳产。坚持“以林护农”的发展方略,为确保粮食安
全提供了保障,30年来营造农田防护林近20万公顷,保护农田89万公
顷,宜建林网的农田中有70%多面积实现了林网化,风沙和干热风等
自然危害现象明显降低,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较大增强,促进了粮
食稳产,农业用地面积由初期的360万公顷减少到197.7万公顷,粮食
产量由初期50亿公斤,上升到2006年的79.6亿公斤。根据科学测算,
仅农防林的护田增产效应一项,就使三北地区年增产粮食约10%左右。
推动了农民致富。以花椒、柿子、核桃等八大经济林为主的基地
面积达80多万公顷,经济林比重由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7.3%,
有的地方达到了80%以上;年产各种干鲜果品80多亿公斤、产值100
多亿元,人均林果收入由不足30元增加到300多元。工程建设区农民
人均纯收入由初期的193元,提高到第一阶段建设末的1629元,现已
达2426元。
增强了建设能力。林技队伍明显壮大,设施设备较大加强。大多
数市县林技队伍实现了电脑化办公;林技工作人员和林农的营造林技
术水平明显提升,林农绿化造林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林业科技贡献
率由初期的15%左右上升到目前的45%左右。
三北工程30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防护林体系建设之路。
为现代林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坚持加强领导,分工协作,
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一规划、部门联合,综合治理”
的工程建设发展之路。二是坚持完善政策,创新体制,不断深化林权
制度改革,为工程建设注入活力。三是坚持科学实施,采取人工治理
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区域治理与重点突
破相结合,着力构建稳固的、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四
是强化管理,规范实施,制定工程管理办法、规程等地方标准,促进
三北工程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发展。五是坚持“三北
”精神,发挥典型效应。建立了一批示范样板,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
人物,浇铸起了一座座绿色丰碑,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诗篇,为提升我
省生态建设地位和声誉作出了贡献。
(本报通讯员 王俊波 赵 侠 本报记者 王海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