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改革开放30年——
陕西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迈出新步 |
2009-04-30 |
|
从2006年开始,陕西全面启动了“13
115”经济创新工程,连续5年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这一工程的实施。2
007年9月,科技创新工程首批确定的165个项目,经费总额达3.43亿元。
创新工程的实施,使陕西在推动经济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再迈新步伐。
多年来,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始
终是全省科技工作的主线。从组织实施以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
业为核心的“1851”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到掀起加快关中“一
线两带”建设高潮,再到正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这些措施的出台和
实施,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更好地发挥陕西的科技资源优势,发
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崛起、优势产业的快速成长、工业园区的
兴起、科技资源有效整合、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等等,在见证着实现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
向科技强省转变”三个转变的不懈努力。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是陕西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
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集中体现。从2002年3月开始,成为国家级的关中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开始加速。如今,以西安高新区为龙头的关
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的重要基地,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成为带动全省经济跨越
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新区内,新兴的各类专业化园区为产业聚集打造
了新的平台,一批具有高成长性和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快速崛起。西
安高新区的软件园,就有美国INTEL、SPSS、Sybase、安捷伦、Thoug
htWorks、InterVideo,日本Fujitsu、NEC、NTS、FTS,德国Infineo
n,加拿大NORTEL等大型跨国公司入驻园区。国际软件公司的入驻不
仅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应用、未来科技走势,而且与本地企业展开广泛
的软件合作,加快了区内的软件企业融入国际化产业链的脚步。宝鸡
高新区内宝钛工业园的兴建,进一步把区域内的技术、设备、人才等
存量优势转化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量优势,产生了产业发展的聚
集效应。目前钛谷已聚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300余
家,其中拥有宝钛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力兴钛业等一批上市
企业或行业知名企业。2007年产值达80亿元。科技优势使陕西快速兴
起了一批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迈得更大。
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陕西初步建成了
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网、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网等服务网络;建
立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49家,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6家。
目前,陕西正在着力搭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基础条件、
中介服务等五大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尤
为可喜的是,陕西今后几年支持建设100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和重点扶持100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突出了以项目牵引
的方式来实施,以创新的合作机制来实现,这种思路上的改变,可以
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有效地把各方资源整合起来。另外,陕西
也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构建起了比较好的政策平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