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农民专业合作社:聚拢“散沙”做“加法” |
2009-04-30 |
|
——我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
“看来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走对路了”,户县清凉山养猪专业
合作社理事长张巨亭欣喜地说:“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大力扶持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粮食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
制,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
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国家于2007年7月颁
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该法出台一年多来,我省作为第一批试
点省份,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
作”的思路,逐步走上了“一村一品,一品一社”的新型发展道路,
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到今年6月底,全省已在工商部门登
记2044个,并领取了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农民走集约经济之路蔚成
风尚,合作组织成员普遍增收25%以上。
增收节支最大化
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较早,199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一
批农民专业协会试点省。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9600多
个,成员150多万户,创办经济实体1200多个,拥有固定资产6亿多元,
经营范围涉及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及相关储运、购销和传统手工业、
服务业等许多环节。
在帮助农户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过程中,合作组织提高了
农民进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节支增收发挥了大
作用。拿阎良区来说,该区确定做大做强“瓜、果、菜、奶、棉”五
大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后,依托合作组织,推出“馥康”牌甜瓜、“东
丁”牌相枣、“绿阎”牌蔬菜等名优品牌,申报了茄子、甘蓝、西葫
芦、甜瓜等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6个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其中19
个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位居西安市第一,去
年人均增收达到1700元。2006年,我省多地芹菜“卖难”,每公斤8
分钱都没人要,大量农民选择让菜直接烂在地里。阎良新兴绿阎蔬菜
专业合作社的会员,依靠协会联系客商,全部保住了成本。
采访中,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李群给记者
细细算了一笔账。她说,其实市场上的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是有很
大水分的,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直接到厂家统一采购,不仅保障了农
资质量,还将这个价格水分挤掉,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外,
合作社成员所生产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经过统一包装销售,以优质进
入大城市、大超市,可以使合作社成员增收不少。讲到这里,李群顿
了顿说:“在这一降一升中,农民不就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吗?”
典型领跑同致富
合作组织是农村特色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领跑者,也是分散农户商
品经济发展有效的组织者。在当地、同行业中,只有拥有先进产品、
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水平,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才能辐射周边,带动
全局。
户县清凉山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建起了饲料厂,从北京、
杨凌等地引进了优良种猪,购置了为生猪防病治病的各类设备,全力
以赴为成员排忧解难。目前,该社共有成员206户,存栏种猪1000余
头,存栏生猪1万头。2007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为成员返利3万余
元,成员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
该社成员张育刚2006年养猪100头,其种猪、饲料、防疫等享受合
作社的优惠服务,比非成员降低成本6300元。他饲养的母猪品系纯正,
所产仔猪断奶成活率在96%以上;而且猪病少、出栏早,每年出栏200
多头肥猪,通过协会联系销售,平均每头多卖50多元,多增加收入1万
元,2007年的好行情又给张育刚带来了更高收入。效益的增加,刺激
成员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也不断吸引新的养殖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
全县养猪产业越来越红火了。
洛川县京兆乡南安善苹果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0年,是洛川县最
早建立合作社的苹果专业村之一,现有成员128名,其中本村90名,吸
收外村38名。该社实行“成员入股、按股分红、实体经营、滚动发展
”,2006年入股股金8.25万元,每股分红150元左右。目前合作社在广
东等大中城市开办苹果销售窗口3处,并与华圣果业集团建立长期合作
关系,顺利通过了加拿大和英国超市联盟认证,成为出口这两个国家
的免检产品。在南安善苹果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带动下,苹果大县
洛川相继成立各类合作组织139个。
聚拢“散沙”谋发展
我省农民依托主导产业建立起来的专业合作组织分门别类,有什
么产业就建起了什么专业合作组织。如陕北有养羊、小杂粮、洋芋合
作社(协会),关中有果业、奶牛、养猪、蔬菜、苗木花卉合作社(
协会),陕南则以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桑蚕、魔芋合作社(协会
)较多。
与此同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
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不清。广大基层干部发展积极性很高,但思想上
怕“归大堆”重新走上人民公社的老路,怕像农村合作基金会一样被
清理整顿。二是发展质量不高。我省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虽多,但规模
小、实力弱、服务层次较低,真正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的不多。三
是市县扶持资金难以落实,许多县连工作经费都没有,更谈不上扶持
资金。合作社的发展只能靠自筹资金或银行贷款,可目前难点是担保
方面没有政策依据,银行不能放心放贷。可现实的矛盾恰好是不少合
作社,需要贷款做大市场,谋求发展。四是服务后劲不足。我省各级
农经机构人少事多经费缺,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仅经过一两次业务培
训,业务指导员的业务水平较难满足工作需要。此外,由于只开展技
术服务,业务单一,缺乏积累,后劲不足,使得部分合作社(协会)
前途暗淡。正如有些技术协会领导人所言:“会员掌握技术之日,就
是协会散伙之时。”
采访中,西安市临潼石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柏永耀,“尽管现在
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是很规范,但我仍充满信心。发展现代农业,
要走向产业化,走向市场,必须走专业合作的路子。否则,作为独立
个体的农民像一盘散沙,是经受不住市场风雨考验的。”
针对存在问题,就如何发展好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省农业厅
副厅长王焕有表示,省上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优惠政策和内部管理
制度,增强服务功能,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和
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产
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终促进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苏同敏 吴莎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