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对话:三农学人谈陕西农民增收 |
2009-04-30 |
|
人物介绍——
霍学喜: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
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农产品贸易研
究。
薛吉全:国家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陕西省玉米首席专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曹斌云: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牛羊繁育和产业化研究。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在我省
学界引起深刻撞击,本报特邀霍学喜、薛吉全、曹斌云三位三农学人
针对陕西实际进行对话,听他们从不同侧面探讨贯彻全会精神、让陕
西农民持续增收的思考及建议,以期对本省三农工作有所启示。
农民增收:需要在农业体系内外同时发力
记者: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是全会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对农
民和农村而言,具体意味着哪些好处?
霍学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二元向一元转轨,会诱发和推
动一系列改革。在全会精神指导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会更多向农民
倾斜,国家公共财政对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会越来越大,政府财政支
农惠农强农的政策力度会不断加强,会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
服务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使农民在公共资源、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的占有水平上接近市民。
记者:全会指出,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理解,贯
彻三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要落实到农民增收上来。近年,陕
西农民增收步伐较快,但和全国一样,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
大。
霍学喜:谈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先要讨论农民现在的收入构成。
一是农民依靠农业参与分配,主要靠土地和劳动投入获得的收入。二
是工资性收入。近些年,陕西农民劳动投入得到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
在土地上进行物质投入带来的资本性收入是递增的,但增幅不大。原
因在于,农民小规模经营的边际产出不大。因此,陕西农民单纯依靠
农业收入来缩小城乡差距,很困难。
解决办法是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展城
乡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让土地通过买卖、租赁等形式,流转到具
有经营经验和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边际收入必然是增加的。一方面,
将农村劳动力进一步从农村释放出来,构建一元化发展体制。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科技进步+规模经营
记者:农民增收需要在农业之外和农业内部同时发力。就农业内
部来看,怎样迈上现代农业道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实现农业
增产、农民增收?
薛吉全:在种植业方面,陕西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种植规模小、科技应用率低。陕西农民通过农业实现增产增收,要靠
两条,科技进步+规模化经营。同样依靠这两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举个例子,用现有技术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但农民效益不高,
只增产难增收,种粮积极性不足。在榆林和关中地区,我们采用增加
密度、推迟收获期的技术,1亩地1料可实现增产200—300公斤,两料
庄稼1亩纯收入可增加400元左右。但目前,关中地区农民户均只有3—
5亩地,增产总效益跟不上,比较收益低于打工,对农民来说,种粮是
不划算的。据我们长期调查测算,如果关中地区一户能种100亩地,年
收入可增加4—5万元,总效益是可观的。这就提出了一个规模经营的
问题。陕西要紧抓机会,促进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才有高效益,并保
护种粮积极性。
另外,现代农业是细分专业化的农业,代表着集约化、机械化、
区域化方向,集约化指技术的集成,机械化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规模,
区域化要求因地制宜、适宜种植的种植、适宜养殖的养殖,要有地方
特色。
路径选择:农业科技大省变身科技强省
记者:具体看,发展现代农业有些什么要求?
曹斌云: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有效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核心是适
度规模的专业化。
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打破了
制约农业科技发挥第一生产力的最大瓶颈,将给我省快速发展现代科
技农业带来难得机遇。
记者:我省如何尽快调整思路,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
曹斌云:我省是全国公认的农业科技大省,但不是农业科技强省,
主要原因是有一大批科技成果未得到有效转化。
陕西农业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坚强的科技推广体系作为支撑,关键
在于认真梳理、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问题,将适用技术
快速而有效地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为农民培育提供技术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在生产实践
中推广适用技术,会使农业科技大省变身农业科技强省。
在农业产业发展排序上,我建议:1、优先发展苹果、猕猴桃、奶
山羊3大特色优势领先产业。 从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经营管
理,技术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我省这3个产业既是特
色产业,又是优势产业,还是全国领先产业,做大做强有优越条件。
我省优质苹果、猕猴桃,每公斤销售价格可达20元以上,亩均收入可
达7000元左右,我省研制和开发的山羊奶,在深圳超市销售,每公斤
售价可达27.6元。按现有技术贮备和市场售价,这3个产业每个产业的
开发潜力都在100亿元以上。2、重点发展小麦、玉米、生猪、奶牛、
大棚菜产业。从全省分析,小麦、玉米、生猪、奶牛、大棚菜是我省
国计民生的支柱重点产业,对我省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以
及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必须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以重点扶持,确保稳
定发展。3、各地根据实情择优扶持和发展区域特色成长产业。 从区
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分析,小杂粮、马铃薯、花椒、核桃、秦
川牛、布尔羊、绒山羊、蛋鸡、肉鸡等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和开发潜
力。
此外,我省保证粮食安全,一要开源,二要节流,就节流而言,
畜牧业是我国耗粮最大的产业,可见,坚定不移走节粮性或非粮性畜
牧业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本报记者 刘国英)
|
|
|
|
|
|